Thursday, September 27, 2012

[ 红豆沙 & 葡萄干 全麦面包 ]




















[ 糊化面团材料 Gelatinised dough ] 
1. 高筋面粉 High Protien Flour 100g
2. 沸水 Hot Boiling Water 70ml
[ 材料 ] 
1. 全麦高筋面粉 Wholemeal Flour 300g
2. 砂糖 Sugar 80g
3. 盐 Salt 1/2 tsp
4. 酵母 Yeast 1 tbsp
5. 冷牛奶 Cold Milk 175ml
6. 奶油 Butter 60g
7. 鸡蛋 Egg 2 pcs
[ 馅 ] 
1. 豆沙 Red Bean Paste
2. 葡萄干 Raisin
[ 汤种做法 ]
1. 把高筋粉放入沸水,用木汤匙拌匀直面团.
1。将面粉中搅拌碗。
2。加入热开水混合,用木勺形成一个粗糙的面团。
3。盖碗,保鲜膜,并留下面团在冰箱冷却至少1小时,长达48小时。
[ 做法 ]
1. 将奶油以外的所有材料和汤种(撕开糊化面团切成块)加入搅拌钢中,使用勾壮拌打器以慢速搅,拌到没有乾粉再转快速。(我是用手工揉)
2. 面筋出现之後,再把奶油加入搅拌钢中以中速搅拌,直到完成阶段。
3. 将面团取出滚圆,放入钢盆中,以保鲜模封起来,以27-28度发酵40分钟或到体积约变成2倍大。
4. 面团取出,分割成30g的小面团,再将面团滚圆包如馅,将面团放入密闭空间中,放入一杯温水,进行40分钟的最後发酵。
5. 涂上鸡蛋在面团表面。
6. 预热烤箱150c, 5分钟, 这次我用上下火150度,烘烤15分钟即可 (也把钢放在第一层烘炉上) ,出炉後放凉即可。


再一次挑战, 这次更软更松了....但是还没有100% 满意, 因为面包太湿拈在烘烤纸上...














这个没用全麦面粉, 只用高筋面粉代替而已

Monday, September 24, 2012

[ 南瓜糕 ]



















[ 材料 ]
1. 南瓜 一只
2. 虾米 100 g
3. 粘米 500 g
4. 清水 1500 ml
5. 植物油 25 ml
6. 小葱 10 棵

[ 调味料 ]
 1. 盐

 [ 做法 ]
 1. 将半粒南瓜切成小丁, 另一半蒸熟, 压成烂泥, 虾米切小粒。
 2. 准备好粘米粉加水。
 3. 锅里下植物油, 将小葱炒直金黄色, 然后将 虾米,和切丁南瓜炒香
 4. 加入调味料。
 5. 然后把(2)和南瓜泥倒入大锅里, 拌匀。
 6. 然后将水烧开,将调好的(5)倒进容器里,上锅蒸60分钟左右即可!
 7. 待凉后(大约两个小时)再切块食用。


[ 牛油曲奇餅 ]


















[ 材料 ]
1 . 底筋面粉 Low Protien Flour 360g
2. 可可粉 Cocoa Powder 30g
3. 糖粉 Icing Sugar 100g
4. 盐 Salt 1 tsp
5. 泡打粉 Baking Powder 1/2 tsp
6. 奶油 Non Salt Butter 180g
7. 鸡蛋 Egg 2 pcs

 [ 做法 ]
 1. 将材料(1)-(3)筛过和其它材料一起搅拌成团。
 2. 预热烘炉至 180C. 预备铺上烘培纸 (baking paper) 的烘盘。
 3. 将面团取出做模型,放入钢盆中。
 4. 这次我用上下火170度,烘烤12分钟即可 (也把钢放在第一层烘炉上) ,放凉即可。

Thursday, September 20, 2012

【親子教育】父母給孩子的善意謊言!~*

一個愚蠢的謊言會毀了你的信譽,但是一個聰明的謊言卻能讓孩子更幸福、健康。舉個例子來說,恐怖襲擊、基礎設施的坍塌,很多事兒都超出了孩子的理解範圍。 困難時別告訴孩子:如果你因為被解雇無法償還房貸而失眠,那就把這件事兒留給自己就好。如果你待業在家,或許無法隱藏你丟了工作的事實,但你可以和孩子保證,家裡的經濟情況都在掌控之中,無需擔心缺錢。告訴他們一切都很好,你必須在這之前讓自己相信這一點。 別說孩子做的事差勁:處理孩子短處的問題時應該非常謹慎,這是個敏感的問題,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運動成績,或者是在校的各種比賽,應該把重點放在他們所付出的努力上,別只看結果。 個人的經歷別全都告訴孩子:當你在給孩子講述自己揮霍的青春時,可以選擇性地挑些事兒說,用自己曾經的過錯當做給孩子的人生教訓,告訴他們別再犯同樣的錯。

Friday, September 14, 2012

[心靈甘露 (二)]

人们常说:等一下,等一下...
一下又一下,一天过去了;
一下又一下,一月不见了;
一下又一下,一年到尾了;
一下又一下,又是下辈子了..
所以..抓紧一下,珍惜人生 把握当下。

~~~~~~~~~~~~~~~~~~~~~~~~~~~~~~~~~~~~~~~~~~~~~~~~~~~~~~

有钱也好,无钱也好,不如开心好;
苦点也好,累点也好,都要保持心情好;
在家也好,在外也好,只要大家平安就好。

~~~~~~~~~~~~~~~~~~~~~~~~~~~~~~~~~~~~~~~~~~~~~~~~~~~~~~

当你觉得处处不如人时,
不要自卑,
记得你只是平凡人。
当别人忽略你时,
不要伤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
当你很无助时,
你可以哭,
但哭过你必须要振作起来,
即使输掉了一切,
也不要输掉微笑。

~~~~~~~~~~~~~~~~~~~~~~~~~~~~~~~~~~~~~~~~~~~~~~~~~~~~~~

人生路上因有缘,
我们才能一起结伴向前行...
真心祝福您,独自一人时,一路走好...
没人陪伴时,您更要好好爱护自己...


~~~~~~~~~~~~~~~~~~~~~~~~~~~~~~~~~~~~~~~~~~~~~~~~~~~~~~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争取必然,顺其自然。

~~~~~~~~~~~~~~~~~~~~~~~~~~~~~~~~~~~~~~~~~~~~~~~~~~~~~~

人就这么一辈子,开心也是一天,
不开心也是一天,所以你一定要开心。
人就这么一辈子,做错事不可以重来;
碎了的心难再愈合,所以你一定不能事后后悔。
人就 这么一辈子,过了今天就不会再有另一个今天;
一分一秒都不会再回头,所以你一定要珍惜每分每秒。
告诉自己:要微笑面着对任何挫折。

~~~~~~~~~~~~~~~~~~~~~~~~~~~~~~~~~~~~~~~~~~~~~~~~~~~~~~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不要等到受伤了,才懂得原谅;
不要等到淋湿了,才懂得遮挡;
不要等到病入膏肓,才懂得保养,
因为人生有许多等待,不可以重来

~~~~~~~~~~~~~~~~~~~~~~~~~~~~~~~~~~~~~~~~~~~~~~~~~~~~~~

做一个好人,有家庭的就做一个好父亲、好母亲。

再怎么苦,不要把苦放在「心」上,苦就让它苦,
世间最不缺少的就是苦了,不要再去「抓着」苦不放;
苦就让它过去,我们需要更多的希望、勇气和光明,世界才有希望。

~~~~~~~~~~~~~~~~~~~~~~~~~~~~~~~~~~~~~~~~~~~~~~~~~~~~~~

过去的事,无悔的说;
现在的事,做了再说;
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一辈子不长,不要担心太多。

~~~~~~~~~~~~~~~~~~~~~~~~~~~~~~~~~~~~~~~~~~~~~~~~~~~~~~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有成功也有失败;
有开心也有失落。
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起起落落看得太重,
那么生活永远都不会轻松,永远都没有欢笑。

我们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
其实,不是什么东西都一定要去争取得到的,
有些东西暂时得不到也并不会阻碍生活的幸福,
而拥有一颗平常心才是最重要的!

~~~~~~~~~~~~~~~~~~~~~~~~~~~~~~~~~~~~~~~~~~~~~~~~~~~~~~

3岁时说 “妈咪, 我爱你”。
10岁时说 “妈, 吼随便啦。
16岁时 “我妈真的很烦”。
18岁时 “想要离开这个家”。
25岁 “妈, 你当时是对的”。
30岁 “我想要去我妈家”。
50岁 “我不想要失去我妈”。
70岁 “只要我妈还能在这,我一定会听她的话,好好孝顺她...”
爸爸妈妈只有一个,行孝要及时。

~~~~~~~~~~~~~~~~~~~~~~~~~~~~~~~~~~~~~~~~~~~~~~~~~~~~~~

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不要过于计较别人评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不妨暂时丢开烦心事
能让自己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

打开幸福之门有四把钥匙: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

金钱可以买得到奴隶,但买不到人缘;
金钱可以买得到群众,但买不到人心;
金钱可以买得到食物,但买不到胃口;
金钱可以买得到高楼,但买不到自由;
金钱可以买得到名牌,但买不到气质;
金钱可以买得到股票,但买不到满足;
金钱可以买得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
金钱可以买得到权力,但买不到佩服;
金钱可以买得到医药,但买不到健康;
金钱可以买得到漂亮,但买不到善良;
金钱可以买得到床铺,但买不到睡眠;
金钱可以买得到名利,但买不到自在。
金钱可以买得到豪宅,但买不到天堂。

~~~~~~~~~~~~~~~~~~~~~~~~~~~~~~~~~~~~~~~~~~~~~~~~~~~~~~

愿意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吃亏多了,
总有厚报;喜爱占便宜的人,定是占不了便宜,
赢了微利,最後失了大贵。
再好的东西,你也不可能长久拥有,
不必计一时回赠,莫如常怀怜悯之情,
常施援助之爱,得到人心,他物不缺。
别以为成败无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笔;
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

~~~~~~~~~~~~~~~~~~~~~~~~~~~~~~~~~~~~~~~~~~~~~~~~~~~~~~

不必想太多,生活,总是越简单越好。
不必交太多,朋友,总是越知己越好。
不必眷恋太多,爱,总是越自然越好。
不必道理太多,家,总是越和谐越好。
不必追求太多,平安的度过今天,
就已经比很多人幸运,比很多人过的更好。

~~~~~~~~~~~~~~~~~~~~~~~~~~~~~~~~~~~~~~~~~~~~~~~~~~~~~~

发生的,让它过去,不放下,只是跟自己过不去。
今天过去了,生命又消短了一天,
所以只要活着,每一日都要更积极,断恶修善。
人生太宝贵了,做人何必冤冤相报,不断计较,
伤害了別人,更苦了自己。
今天不懂明天的事,趁还有一口气在,
多用点时间在自己的修养上。
生命一天一天接近结束,
掌握现在,因為今天过了不再回来。

~~~~~~~~~~~~~~~~~~~~~~~~~~~~~~~~~~~~~~~~~~~~~~~~~~~~~~

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
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
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
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
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任何一个障碍,
都有它存在的正面价值,只要你愿意,
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你可以超越自我的契机。

~~~~~~~~~~~~~~~~~~~~~~~~~~~~~~~~~~~~~~~~~~~~~~~~~~~~~~

我们要永远记住:生命的敌人绝不是在外面,
而是我们内在的占有欲、不甘愿与我执;
就是由於这些负面的情绪与力量,
才会使我们感到不如意与逆境等等。
因此,调整我们的心态吧!好好地对待自己。

~~~~~~~~~~~~~~~~~~~~~~~~~~~~~~~~~~~~~~~~~~~~~~~~~~~~~~

人最软弱的地方,是舍不得,放不下...

~~~~~~~~~~~~~~~~~~~~~~~~~~~~~~~~~~~~~~~~~~~~~~~~~~~~~~

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
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
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动就不会落後;
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就不小气;
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
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就变机敏。
借人之智,完善自己。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

活着开心就好
不必计较太多

是你的
跑不掉
也抢不了

不是你的
得到了
也会飞掉

日子开心就好
有时淡淡的
反而更美好

善与恶
该不该做
自己心里明了

是与非
该不该说
自己知道就好

真或假
天知道就好
其他的你管不了

放下多少
就快乐多少

生活
越简单越好

不是得到的多
就一定会好

有时拥有的少
烦恼更少

人生苦短
一切看开就好

~~~~~~~~~~~~~~~~~~~~~~~~~~~~~~~~~~~~~~~~~~~~~~~~~~~~~~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太清醒的人,
容易烦恼。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凡事太过较真,
烦恼无处不在;而糊涂的人,不知如何计较,
虽然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人生的大境界。
我们喜欢仰慕着别人的幸福。乍一回首,
却发现自己也被别人仰望着、羡慕着。
只是,你的幸福,常在别人眼里,却不在自己心里。

~~~~~~~~~~~~~~~~~~~~~~~~~~~~~~~~~~~~~~~~~~~~~~~~~~~~~~


Wednesday, September 12, 2012

【親子教育】 好習慣,父母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

習慣一:做事有計劃: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學會做事有計劃,即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體的時間規定,有準備、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驟。做事有計劃,不僅能幫助孩子有條不紊地照料自己的生活,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處理各種事情。那些取得傑出成就的人,常常得益於做事有計劃。小到身邊的點點滴滴,大到一生的目標追求,計劃都是不可缺少的。做事有計劃不僅是一種習慣,更反映了一種態度,它是能否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因素。

習慣二:堅持每天鍛煉身體:堅持每天鍛煉身體。即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做一些適合他們的運動,長期堅持,以達到強健體魄、促進心智的效果。堅持每天鍛煉身體,不僅是在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是在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鍛煉身體,使很多人獲益匪淺。生命在於運動。每天鍛煉身體,能強身,更能強心。

Tuesday, September 11, 2012

【親子教育】多傾聽,幫孩子緩解!~*

如果孩子的情緒不是很強烈,建議您觀察一段時間。
孩子對熟悉的環境有所依戀是正常現象。
同時,多瞭解孩子對現在這個幼稚園的感受和看法,
每天發生什麼事兒,畢竟每天在生活那裡的人是她,不是您。
一個”局外人“描述的種種好處,未必會被”局內人”所認可。
所以,不如多表示理解,多傾聽,幫她緩解。

[ 葡萄干, 香肠 和 豆沙面包 ]



















[ 汤种材料 Gelatinised dough ]
1. 高筋面粉 High Protien Flour 100g
2. 沸水 Hot Boiling Water 70ml

[ 材料 ]
(分量: 8个葡萄干小餐包, 6个香肠面包, 2个豆沙面包)
1. 高筋面粉 High Protien Flour 300g
2. 中筋面粉 Plain Flour 100g
3. 砂糖 Sugar 80g
4. 盐 Salt 1/2 tsp
5. 酵母 Yeast 1 tbsp
6. 冷牛奶 Cold Milk 175ml
7. 奶油 Butter 60g
8. 鸡蛋 Egg 2 pcs

[ 馅 ]
1. 香肠 Hotdog 3 pcs
2. 豆沙 Red Bean Paste
3. 葡萄干 Raisin

[ 汤种做法 ]
1. 把高筋粉放入沸水,用木汤匙拌匀直面团.
1。将面粉中搅拌碗。
2。加入热开水混合,用木勺形成一个粗糙的面团。
3。盖碗,保鲜膜,并留下面团在冰箱冷却至少1小时,长达48小时。

[ 做法 ]
1. 将奶油以外的所有材料和汤种(撕开糊化面团切成块)加入搅拌钢中,使用勾壮拌打器以慢速搅,拌到没有乾粉再转快速。(我是用手工揉)
2. 面筋出现之後,再把奶油加入搅拌钢中以中速搅拌,直到完成阶段。
3. 将面团取出滚圆,放入钢盆中,以保鲜模封起来,以27-28度发酵40分钟或到体积约变成2倍大。
4. 面团取出,分割成30g的小面团,再将面团滚圆包如馅,将面团放入密闭空间中,放入一杯温水,进行40分钟的最後发酵。
5. 涂上鸡蛋在面团表面。
6. 这次我用上下火170度,烘烤15分钟即可 (也把钢放在第一层烘炉上) ,出炉後在表皮上刷上薄薄的油,放凉即可。

Friday, September 7, 2012

【親子教育】怎樣培養一個心胸寬廣的孩子!~*

做家長可以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胸懷廣闊的人,同樣也可以將孩子培養成心胸狹窄的人。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呢?

讓孩子多與同伴交往寬容之心是在人際交往活動中慢慢培養起來的。孩子只有與人交往,才會發現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錯誤,而只有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才能與人正常交往,友好相處。也只有通過交往,孩子才能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寬容帶來的快樂。如稱讚別人的缺點,慶賀同伴的成功,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採納別人的合理建議等。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誼,分享別人的成功,並使自己也獲得進步。

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家長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寬容比自己強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為難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向好同伴學習,幫助 “差”同伴,學會與競爭對手合作。

鼓勵孩子“納新”和處變寬容不僅體現在對“人”的態度上,也表現在對“物”和“事”的態度上。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見識多種新生事物,讓孩子喜歡並樂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發生的意想不到的變化,善知變和應變。允許孩子獨闢蹊徑地解決問題,孩子一旦習慣於“納新”和“應變”,他對世間的萬事萬物也就具備了寬容之心。

教會孩子學會理解他人,理解人人都有缺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缺點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學相交,和朋友相處,完全沒有必要求全責備。完全可以求同存異,只要同學和朋友的缺點不是品質方面的,不是反社會的,做家長的都應該鼓勵和支持孩子與之正常交往。對於朋友的缺點和不足,對於同學心情不好時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我們沒有必要事事計較,事事都擺個公平合理。多原諒一次人,多給人一次寬容和理解,同時也就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會使自己覺得在個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當然,寬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從,不是人云亦云,這一點是必須向孩子講清楚的。必須讓孩子知道寬容是明辨是非之後對同學、朋友的退讓,而不是對壞人壞事的妥協。對壞人和得寸進尺的人是沒有必要寬容的。

家長要為孩子努力樹立好榜樣孩子的寬容之心最主要的來源就是家長。孩子最初是從父母那裡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裡、同事之間融洽相處,孩子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寬容、好善、樂於與人相處。

所謂心理換位,就是指當雙方產生矛盾時,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思考對方何以會如此行事、如此說話,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換位思考”。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就能夠理解對方,就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許多孩子只習慣於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習慣於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要消除這種現象,辦法就是“心理換位”。

【親子教育】從孩子開始培養管理能力!~*

一、 對時間的管理。
首先最重要的,不用說當然是給孩子買塊手錶了,千萬不要買那種難認的機械表,最好就是又便宜又好認又卡通的電子錶,讓孩子一眼就能認出時間來,同時不會覺得太複雜。接著要幫孩子製作一張時間表,表明從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做什麼,注意一定要精確到“分”。還有要讓孩子有時間緊迫感,讓孩子充分明白時間的不可逆性,失去時間就意味著浪費生命,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比如如果孩子拖延了時間,寫作業多用了10分鐘,那玩的時間相應要減少10分鐘,讓孩子明白浪費的時間都是自己的,損失的自然是自己。

二、 對物品的管理。
物品包括玩具、文具、家裡的一些常用品等,這些是孩子經常拿出來玩或者用的,但很多孩子都不會自己主動收拾自己造成的殘局,這也是家長很頭痛的一件事。我們要教育孩子把自己當作將軍,而這些東西就是他手下的兵,每個兵都要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上站崗,這樣才能保證打勝仗,自己長大後才能個真正的將軍。要給所有的物品規定有固定的位置,可以開始用標貼醒目的標出應該擺放的位置,等孩子印象深刻後再除去標貼。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放置習慣,以後在做事情時,也會有條不紊了。

三、 對人的分類管理。
這就是要把同齡人、長輩、老人、比自己小的人、同學、朋友、和親戚等進行劃分,要明白對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可能和老人打打鬧鬧,和小孩講大道理,要讓孩子儘量多的和各種不同的人接觸、交流,來培養他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溝通能力。等到他長大後他會自然而然的知道如何區分人的類型,而進行有效的溝通。

四、 對做一件事的計畫管理。
在孩子要做一件事的時候,要先幫他做計畫,預想這件事要取得什麼樣的效果,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準備用什麼方法去做,分幾個步驟,不要讓孩子做事太盲目,培養他的條理性和策劃能力。比如孩子說我想學畫畫。很多家長都是送孩子上過很多興趣班,可每個都是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沒興趣了,浪費錢又浪費時間。孩子許多是一時看到別人在學才被刺激到想像別人一樣,但興趣不會持續很久,有很大的盲目性,家長千萬不要一看孩子主動提出就滿足他,反而會讓孩子很快放棄。

五、 對孩子的獎罰機制。
很多孩子並不是很聽話的,尤其是現在的獨生子女,家裡都比較嬌寵一些,幾番打罵之後,孩子反而越來越難管了,這就需要對孩子合理的運用獎罰機制,並且要家長堅決地貫徹執行,決不能心慈手軟。你只需要堅持6個月,6個月後你就會非常輕鬆的管理你的孩子,因為你的孩子已經形成了自覺性,不需要你每天跟在他屁股後面不停的提醒他,你只需要用眼睛監督他。在他不對的時候進行指正就可以了。如果你的孩子從小有這些良好的習慣,他長大後一定是一個非常棒的管理人才。

【親子教育】在孩子交好朋友問題上父母該做的8事!~*

1、語言鼓勵。
父母應明確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喜歡你結交合適的朋友”,使孩子認識到交友、擇友的意義,樂於接受、悅納別人。

2、行動鼓勵。
孩子的同學、朋友來家時,父母應熱情歡迎,並讓孩子自已作主招待朋友(吃飯、住宿這樣的事則必須得到家長的同意)。

3、父母幫助。
對於不善交友的孩子,父母要給予幫助,如讓孩子去參加夏令營,提供建立友誼的機會等。

4、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這需要家長們互相加強聯繫,多搞些家庭間的集體活動。應把集體活動設計得生動有趣,對孩子有吸引力,讓孩子在自然放鬆的環境中參加進來。

5、從培養興趣開始。
興趣是友誼的基礎,而擅長某種活動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並提供認識別人的機會。因為友誼是建立在共同的愛好基礎上的,父母可幫助孩子找到施展才能的機會,讓他上興趣班,如足球隊、音樂班、繪畫班等,可讓孩子自已去選擇。

6、要留有餘地。
孩子交友需要引導,但他們自已也需要做出一些決定,選擇朋友時,父母應給孩子留有選擇的餘地。父母都不希望孩子交上壞朋友,只要沒有危險,最好讓孩子自已決定哪些友誼可行,哪些不可行。

7、尊重個性差異。
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很多的朋友,有的孩子有一兩個朋友就足夠了。

8、傳授給孩子交往的技能。
家長應教會孩子學會使用介紹用語、招呼用語、與同伴協商用語、道謙用語等。

【親子教育】怎樣幫助孩子增強自我控制能力!~*

1、用積極心理進行自我暗示
人們可以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看自己。比如:你可以自己對自己大聲地說:“我喜歡我自己”,然後你再說出你自己喜歡你自己的多個理由,用這個方法來調整自己。其實,有時候,我們總是自己找自己的毛病,越找越發現自己的缺點多,所以自己越來越不喜歡自己,越來越覺得自己不行,可是,如果我們能自己去找一下自己喜歡自己的地方,這樣對於自己接納自己則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一種很好的自我接納的方法。

2、要懂得一切事物都有個度。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辯證法認為,壞事在一定條件下能變成好事,好事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變為壞事。這就涉及到有一個“度”的問題,物及必反,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作為家長要告訴孩子,什麼事情到什麼程度是允許接受的,過了這個度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不要縱容孩子不合理的願望。

3、目標確立要適宜。
一個人給自己確定一個什麼樣的目標很重要,應善於選擇目標,並將長遠目標,化作無數個階段目標,使目標具體化,然後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能由近及遠、由低到高來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為了要達成一個大的目標,不妨先設定一個小的目標,也就是階段目標,這樣會比較容易操作和實現。你要是設定了階段目標,近期目標,你便會很快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在你逐步完成你自己的小目標的過程中,你自己就同時有了很強烈的心理滿足感,心理壓力也就會隨之減小,大目標,經過個人努力,也就總有一天一定會實現。

【親子教育】父母有六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第一招: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可讚賞的事情
在全家一起吃飯時,每個人都分享其他家庭成員的成功和快樂,使這一時刻成為愉快的聚會而不是約束;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每個人都是家人注意的對象,受到別人的關懷和愛;可以經常將卡片或畫片貼到門上或放在桌子上,以表示相互的愛;可以在孩子的床頭上掛上兩張照片,一張是他正在做父母讚賞的某件事,另一張是全家人愉快地在一起,以此提醒孩子的可愛和能力。

第二招:抽時間單獨和孩子在一起
有些父母工作忙,時間十分寶貴,但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單獨在一起,這非常重要。要做到這一點的最好辦法,是把與孩子在一起的安排列入計劃,小到一起散步,大到外出郊遊,這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聯絡是十分重要的。與孩子一起玩耍時,要遵守他的規則,不要超出他的水準。對於重組家庭,父母應該考慮孩子的特殊情感需求,對於感到孤獨的繼子女,家長應抽出專門時間和他在一起。

第三招:允許孩子做自己的事情
許多父母認為,替孩子做他感到困難的事是幫助孩子。事實上,這等於告訴孩子他不行,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自尊。孩子需要鼓勵和挑戰,要給他解決問題和發現自己能力的機會。當他需要幫助時,指導並協助他去想辦法,尋求答案,而不是代替他做。

第四招:珍視孩子的物品
不少父母經常控制送給孩子的玩具和書,有時認為某件物品不適合孩子了,但事實上他可能仍然需要它,甚至這種喜歡會持續幾年。因此,在處理某件孩子的物品時,父母不要擅自作主,要由孩子自己決定何時放棄某件物品。

第五招:幫助孩子正確處理身體方面的問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粉刺、肥胖和雀斑時,父母要幫助他解決精神上的負擔,並讓他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外表,意識到這些問題可能是暫時的,也是可以解決的。

第六招:孩子貶低自己時父母要干預
孩子貶低自己是在傳達一種有礙自尊的信息。這時父母應表現出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對他的愛,認真地傾聽,然後再告訴他應有的態度。

【親子教育】教育孩子的十個最佳時機!~*

一、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新的一年、新的學期開始或孩子進入新的學習環境時,會有一種新的意識、新的能力,此時家長因勢利誘,當會“旗開得勝。”

二、孩子享受成功喜悅的時候。家長若能在祝賀鼓勵的基礎上,對孩子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將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三、孩子感受委屈的時候,家長若能主動地以冷靜、寬容和同情的態度去幫助孩子解釋,孩子會產生感激之情,也就易於接受家長的告誡了。

四、老師來訪的時候。家長應把孩子的長處告訴老師,同時以希望的口氣指出孩子的缺點,不宜單純地“告狀”。

五、孩子有困難或遭遇失敗的時候。家長不應該訓斥,而應肯定成績,對不足之處給於點撥,幫其走出“困境”。

六、孩子有較大過失的時候。這時家長的理解、同情、體諒是孩子最需要的,很多時候,循循善誘能收到振聾發聵的效果。

七、孩子對某些事物懷有濃厚興趣的時候。家長應積極支持、鼓勵,用興趣推動孩子去尋求知識,激勵孩子深入鑽研。

八、 有較大集體活動的時候。這時教育孩子遵守紀律,為集體爭光,培養集體觀念的極好時機。

九、他人取得成績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暗下決心“我也要做出成績”,家長要抓住這一時機,對孩子提出適當目標要求,使其一時熱情變為持久的行動。

十、外出做客或客人來訪時候。一般的孩子都喜歡聽好話,不願意在別人面前現醜,所以這時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再客人面前“揭短”,多談孩子優點和長處,恰當提出希望。

為了加深友誼,家長應提醒孩子記住朋友的生日。

【親子教育】父母多理解與傾聽孩子的意見!~*

不少孩子有這樣的看法:每當我和爸爸的意見不一致時,他都以勢壓人,不讓我說話,有的批評的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家長不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也不調查問題的來龍去脈,而是一味地大發脾氣,嚴格地說,這種做法是違背教育宗旨的。

有位心理學家說過:父母和子女發生矛盾,是在所難免。應該讓孩子把意見申述完,要耐心地傾聽,如果不等孩子講完話,家長就主觀臆斷地下結論,必然會帶來一系列的消極後果,其中,孩子的逆反心理將會表現得十分強烈。每個人都盼望別人尊重自己,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只有尊重孩子,所說的話才會發生效應,何況在許多爭論中,孩子往往是站在真理一邊的。

兒童由於身體、智力發育的不成熟,有許多不同于成人的特點。所以,比成人更需要理解。可有些家長忽視了兒童的這些特點,常常不自覺地用成人的行為標準要求孩子,其結果往往對孩子造成傷害。

家長正確理解孩子的關鍵是要注意兒童的心理特徵和理解能力低的特點。例如,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孩子把新玩具能拆開的地方都給拆開,他想知道裡面的秘密,這正是兒童的好奇心所致。好奇心是兒童獲取知識的內在動力,家長對此應正確理解,不要簡單粗暴地制止孩子。再如,兒童由於理解能力低,常常不能理解家長的教導。

家長用反語說:“你就這樣做吧!”“你就淘氣吧!”可孩子不理解大人語氣變化的涵義,誤以為是一種鼓勵。因此,家長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說話或教導時應考慮孩子理解能力。沒有對孩子真正理解的愛是一種盲目的愛,只有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愛護孩子、教育孩子。

【親子教育】智慧父母打造獨立小孩!~*

培養獨立性:不要等到孩子長大成人,再去責怪他們缺乏獨立性。殊不知,孩子的獨立性,完全取決於父母對他從小的培養。

第一式:啟發他自解困難

臨出門時,孩子突然想起老師要他帶紅色的東西去幼稚園,而紅色的東西雖然家中有,卻需要花時間尋找,而時間對孩子和父母又都非常緊迫,你是否會立即幫孩子尋找?

對策:如果此時你能啟發孩子,譬如“你的紅帽子也是紅色的,是否可以呢?或者你再想想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色的?”

提示:當孩子掌握了這種方法,平時你還可以加大難度,讓他在有限的時間裡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例如在1分鐘內列舉出所有整理玩具的方法等等,這些有趣的練習可以讓孩子在遇到問題時不會驚恐不安、不知所措,而是迅速集中精力、尋找辦法。 

第二式:解圍不如學自救

孩子完不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當他向你求助,為了不讓孩子受到老師責怪,你是否會幫他編個理由來應付呢?

對策:你不妨對孩子說:我們應立個規矩,不許找藉口,你要對自己行為負責。接下來,你不妨找找孩子無法完成作業的根源所在,是缺乏組織、安排能力,還是其他。從根本上停止為他“擦屁股”。

提示:如果有求必應,勢必會造成孩子有問題就等著你來為他解決。平時你可以給他一本日曆,讓他記下活動時間,或者用即時貼記下時間安排,以便隨時提醒。年齡小的孩子可以用圖畫作為提醒。

第三式:教孩子權衡利弊

為了周日的家庭出遊計畫,你們已有較長時間的安排,卻不料孩子又接到同學盛情的邀請,讓他前去參加他的生日派對。對此,孩子不免有些為難,希望父母為他拿個主意,你是否會當機立斷呢?

對策:你應該幫助他思考:“如果你去參加同學的生日會是怎麼樣?而你不去參加別人的生日聚會,同學又會怎麼想?告訴他,每個決定都會有有利和不利的兩面。

提示:千萬不要替他拿主意。你應該做的是,幫助他去想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將帶來的後果,學會自己權衡利弊。如果孩子能經常練習做決定,那麼,長大後在面臨進退兩難的處境時就能應付自如。

第四式:從失敗中站起來

如果孩子很有信心地參加非常感興趣的球隊選拔賽,卻被淘汰而沒有錄取,當他傷心地對你說:我以後發誓再也不會參加這項活動時,你會如何幫助他呢?  

對策:不妨告訴他,你非常理解他現在的感受,但是沒有必要落選就放棄這項運動,沒有人是完美的,有時總會出錯,可以找找哪些地方沒有做得更好,才導致這次失敗,只要想辦法做好,還是有機會的。

提示:讓孩子正確對待失敗是幫助他們自立的重要環節。平時可以給他講講你以前犯的小錯誤以及如何改正的。最後應鼓勵孩子在同伴面前,敢於將自己的不足說出來,學會自己為自己打氣。

【親子教育】不吼不叫:用柔和化解男孩的遭遇!~*

很多孩子?很調皮和淘氣,經常惹得媽媽大吼大叫:“你別逼我發火啊!”“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你怎麼就是不聽話呢!”“看你真是不長記性!”“你給我滾出去!”“看我不收拾你!”“你找打啊!用什麼方式更好地教育小孩,是我們每一位媽媽都應該用心思考的一個問題。

浩浩因為在學校和同學打架,被老師狠狠地訓斥了一頓,他心裡很難受。一回到家,媽媽就發現他臉色不對,在媽媽的詢問下,浩浩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原來,他和同學鬧著玩,不小心弄疼了同學,一來二去就“升級”為打架了。

媽媽聽了浩浩的描述,不急不慢地說:“媽媽理解你的心情,以後和同學玩耍要注意分寸,不要最後弄得大家都不高興。下次注意就好了,別多想了,老師批評兩句也是很正常的。行了,洗洗手,吃點兒水果吧!”

男孩被老師批評了,他回到家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安慰。如果此時我們因男孩做錯了事,就大聲斥責他,他一定會感到很無助,會因不被理解而更加難受。所以,我們一定要用柔和的態度幫男孩化解他在學校的“遭遇”。

【親子教育】教育女兒的獨特方式!~*

有位元父親他對女兒的教育方式比較獨特,他從來沒有輔導過女兒做功課什麼的,就是每天回來跟女兒聊十分鐘,只聊四個問題,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這四個問題是:
1,學校有什麼好事發生嗎?
2,今天你有什麼好的表現?
3,今天有什麼好收穫嗎?
4,有什麼需要爸爸的説明嗎?

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其實蘊涵著豐富的含義:
第一個問題其實是在調查女兒的價值觀,瞭解她心裡面覺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個問題實際上是在激勵女兒,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個問題是讓她確認一下具體學到了什麼;
第四個問題則有兩層意思,一是我很關心你,二是學習是你自己的事。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問題,包含了很多關愛關懷在裡面,事實上也證明很有效。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關鍵的就是親子關係要處理好。如果家長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絕對的責任,孩子相信家長無條件地愛著自己,相信家長所有批評、表揚的出發是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潛意識裡對此達到完全相信,那麼這種關係是良性的,是相互關愛、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穩定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簡單的事情,用蘇聯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伴隨孩子成長”。但是,現實生活大部分人的親子關係是不穩定的,或者說是扭曲的,孩子並不能真正信任家長。
誰家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子女的,但98%的家長錯把愛的方式當成了愛。比如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吃,最好的衣服穿,這只是一種愛的方式,並不是愛本身。而家長們的愛也經常是有條件的,比如會出現只要這次考試得了前三名,就帶你去哪裡玩等等。

愛是一個生命喜歡另一個生命的感情,是一種平等的關係,是無條件的,是一種整體接納的,是要讓對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個好家長並不難,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幾句話:
1,絕對禁止高壓打罵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關係。
2,真正地無條件愛孩子,給予孩子精神意義上的愛。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時常對其鼓勵表揚。
5,調正親子關係,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
如果真正理解了以上的六句話,教育好孩子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親子教育】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一般說來,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導致孩子粗心的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一、是因為孩子的視覺記憶和辨識能力較弱;二、是家長沒有及時糾正孩子的馬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三、是孩子缺乏責任心,做什麼都心不在焉;四、是孩子功課太多,緊追慢趕,往往就丟三落四,忙中出錯。

對於粗心孩子的家長應避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把電視聲音開得過大,也不要打麻將或打牌,因為兒童的注意力是極易受到干擾的,你的這些做法只能讓他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長久之後,孩子便養成了這種一心二用的壞習慣。

粗心的孩子在做作業時不專心,做完作業後不檢查,因為他們習慣于父母幫助檢查。家長應該讓孩子自己檢查並改正錯誤,這樣才能有助於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養成細心的好習慣。如果孩子因為粗心,作業或考試不太理想,那麼,你可以適當對他進行一點小小的懲罰。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養成的。那是由於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無序的家庭中,沒有一定的作息時間,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所以家長要改善家庭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因為有了責任心,他自然能夠小心謹慎地對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馬虎。

讓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多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如果家長一再地說孩子粗心,做事慢,孩子就會形成一種習慣,真的認為自己粗心。

相反,家長把目光放在孩子細心上,在孩子心理就有一種自己“細心”的心理暗示。孩子小,自我意識薄弱,很在意周圍的眼光,家長應該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孩子的優點上。

糾正粗心,養成細心的習慣,也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細活兒”,如寫毛筆字,縫紐扣等,這些都能鍛煉孩子的細心程度。

綜上所述,幫助孩子克服粗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在上小學的階段,注重對孩子能力的培養,如:活動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會責任感。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親子教育】家庭教育的十個一分鐘!~*

一分鐘接觸:父母要注意摸摸孩子的頭、肩膀,握握孩子的手,通過接觸來傳遞父母與子女的親情,傳達給孩子愛和力量。

一分鐘傾聽:不要總是讓孩子聽,父母可轉換一個角度,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在傾聽孩子講話時,一定要精力集中、精神飽滿、態度和藹。

一分鐘遊戲:笨拙的孩子在遊戲中找樂,聰明的孩子在遊戲中求知,傑出的孩子在遊戲中增智。遊戲可以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情感,提高孩子的生活興趣,調整孩子的精神狀態。家長帶孩子進行的遊戲,必須是健康的、積極的、有趣味的。

一分鐘矯正:孩子有過錯時,家長一定要明確指出正確的行為應該怎樣,錯誤的行為將會帶來怎樣的危害,矯正孩子的錯誤行為,不可任其發展。但面對孩子的錯誤時,家長首先要弄清是由孩子主觀因素還是非主觀因素造成的,其嚴重程度如何。矯正還要注意場合,語言要平緩,態度要溫和,不可急於求成。

一分鐘激勵:激勵能使人永遠充滿自信。家長要有耐心與恒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孩子的自信心,不斷促進孩子發展。

一分鐘讚美:孩子的身上總會有他獨特的優點,作為父母要注意發現孩子生活學習中的閃光點,抓住最佳時機,進行讚美。在讚美的過程中,要注意方式、地點、語調、時機、程度等。

一分鐘參與: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應當尊重孩子,應該重視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家庭大事的管理,盡可能形成共識,這將有利於家庭良好氛圍的形成。在孩子參與過程中,應尊重與引導相結合,不要什麼都順從孩子。

一分鐘懲戒:孩子出現非常嚴重的過失行為,一定要進行懲戒,否則孩子就有可能走向錯誤之路。因此,父母要表明自己的態度,指出錯誤的性質,責令其改正錯誤,但決不可動手傷害孩子,避免產生對立情緒。

一分鐘示愛:家長要讓孩子懂得:你是父母最疼愛的人,即使在你出現嚴重問題時,父母對你進行懲戒,也是父母在履行愛的責任。父母向孩子示愛必須有一定的技巧。

一分鐘期盼:父母對孩子的期盼應當讓孩子知道。比如,父母可以在適當的時機跟孩子談談自己成長的心路歷程,讓孩子知道父母不希望孩子遭遇同樣的挫折;可以和孩子一起暢談美好的人生理想。但家長對孩子的期盼應該是理性的、實事求的。

【親子教育】影響孩子一生的6種好性格!~*

快樂的孩子愛笑不愛哭,無憂無慮。而活潑並不只是好動,更不等同於吵鬧。活潑的孩子有6個表現:

表情活潑:臉部表情豐富生動,看得出微笑、高興、著急等情緒,可跟大人開玩笑;
嘴巴活潑:表達、吐詞清晰,喜歡講故事見聞、猜謎語、說繞口令等;
感知活潑:見過的、聽過的、做過的記得快,認顏色、形狀、方向都很清楚;
雙手活潑:會勞動,會做手工,飼養小動物、種花種草等,手很靈巧;
身體活潑:表現在能歌善舞,愛做遊戲、愛運動等;
思想活潑:喜歡提問、討論、爭論、識字和讀書等。

安靜專注:不能安靜專注的人難以成就大事,活潑的內在表現就是安靜。而專注的孩子,即使是玩也能玩得專心,全身心地投入在玩耍中,得到最大的快樂和收穫。而不能專注的孩子,該靜靜不下來,注意分散,“玩野”之後到小學再去糾正就很困難了,智力發展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勇敢自信:嬰幼兒的勇敢自信主要表現在不怕黑暗、鬼怪、孤獨、小動物、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等。如果孩子感覺到自己很可愛,即使只是潛意識的感覺,也會有自信情感的流露,這與驕傲、沒禮貌、不友好的性格完全是兩碼事,不可混為一談。

勤勞善良:從小會勞動的人以勞動為樂,也會關心人。大人回到家,孩子幫你拿拖鞋,你的鼓勵“寶寶真乖”是對他最好的肯定。從小關心家人和周圍的人,這樣的孩子一定是個道德高尚的人。建議4-5歲的孩子要學會做飯,5-6歲的孩子要學會做菜。

獨立精神:孩子的獨立性格應該表現在從小自己會睡、會坐、會玩;1歲以後可自己吃飯,吃得好、吃得快;會走之後,能夠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父母的字典裡沒有“催”字。如果一個連吃飯都要家長七八遍催促、沒有責任感的人,以後上學、找工作等都會依賴人,何談成材?
創造精神:表現在對新奇的事情愛看、愛聽、愛摸、愛做、愛問、愛記;喜歡自己動手,想辦法玩耍,搞小發明等;家長特別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求異、逆向和發散思維。

性格的培養是有規律的,不靠督促、說教和打罵,而是靠不露痕跡的“潛教育”,包括環境育人、行為育人、愛的教育和積極暗示等。

【親子教育】一個不吼不叫的媽媽勝過10個好老師!~*

“媽媽”和“老師”,對於男孩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不過,無論老師多麼重要,都無法替代媽媽。一個好媽媽的確可以勝過一個好老師,而不吼不叫的媽媽可能勝過10個好老師!

我們不是刻意拿“媽媽”和“老師”進行比較,而是更強調好媽媽的重要性。男孩從呱呱墜地到上幼稚園,“老師”這個名詞對他來說是空白的。但是,“媽媽”卻時時刻刻伴隨著他,媽媽的言行舉止一直影響著他,感染著他。等他開始走進學校,跟著老師進行學習的時候,他已經在媽媽的影響下,養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從這個角度來講,媽媽就是男孩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如果我們懂得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育男孩,他一定能打下良好的做人與做事的根基。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託在老師身上。但是,老師的精力是很有限的,老師要管理幾十個人組成的班級,他對每一個孩子的關注很難達到非常細微的程度。所以,我們與其希望孩子遇到10位好老師,還不如讓自己成為不吼不叫的好媽媽。因為,孩子能遇到什麼樣的老師,我們做不了主,但是我們能成為什麼樣的母親,我們自己完全可以做主。

另外,男孩入學後,他的生活除了學校就是家庭,如果他在學校被老師剛訓斥完,回到家又被媽媽吼叫一通,他心裡會多難受啊!如果老師柔聲細語地給他講道理,而我們卻總是大吼大叫地斥責他,我們在他心中的威信自然會越來越低,他也會越來越不聽話。所以,男孩遇到什麼樣的老師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受到好媽媽的正確引導。

別讓“吼叫”使我們變得沒有威信,如果我們用吼叫的方式給他講道理,他不但聽不進去,還會因為我們惡劣的態度而生氣,結果,我們的教育目的沒達到,還弄得兩敗俱傷。

所以,男孩對我們產生了依賴感還是排斥感,完全取決於我們的態度,也就是說我們是否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育孩子。

【親子教育】邀請男孩的爸爸參與到教育中來!~*

教育孩子絕對不是媽媽們單方面的責任,男孩的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由於性別的相似性,男孩會逐漸從“依賴媽媽”向“關注爸爸”轉變,他潛意識中越來越關心“作為男性應該具備些什麼”的問題,他會試圖從身邊的男性身上尋找答案。此時,如果爸爸不在他身邊,或者並不關心他,他就會因為找不到答案而迷茫、困惑甚至失去成長的方向。

與母親相比,父親在教育男孩時,往往不會把焦點放在細枝末節上,而是讓男孩在規定的制度範圍內自主成長。這種“大框架”式的教育方式,會迫使男孩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由此,男孩的意志品質和解決困難的能力就會得到充分鍛煉。

其實父親對男孩的影響不僅是智力方面的,孩子的性格、體格和情感的形成與發展也會受父親的影響。如果父親很少與孩子接觸,孩子的身高和體重發育速度會慢一些,肢體平衡能力也相對較差。另外,缺乏父愛的孩子容易焦慮,也比較怯懦,而且自尊心不強,情感的自控能力也較差,專家把這一系列現象稱為“缺少父愛綜合征”。

既然父親對男孩的教育作用不可替代,那我們就要邀請孩子的爸爸參與到教育中來,讓他把男性特有的獨立、果斷、勇敢、堅強等特質傳遞給男孩,讓男孩遠離“缺少父愛綜合症”,成為一個品行優良的男子漢。

【親子教育】請丈夫多與孩子一起吃飯!~*

沒有哪個男孩不渴望獲得父親的陪伴,因為大部分男孩都把父親當成偶像,如果能被“偶像”關注,內心就會無比喜悅和幸福。所以,我們要建議丈夫抽空多陪男孩玩耍,多與男孩交流,哪怕不做具體的互動,丈夫的存在也能給男孩莫名的力量。

而且,如果平時丈夫能在男孩臨睡前回到家,男孩就會感覺到踏實和安全,也會因此睡得更香甜。當然,如果丈夫能坐在男孩的床邊與其寒暄幾句,父子之間的距離就不會因為父親的忙碌而拉開。

聚餐的方式可以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而父子倆的聚餐同樣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可讓丈夫趁吃飯的時候,詢問一下男孩的學習情況,關注一下男孩的精神狀態,多和男孩溝通兩句……通過類似的互動,男孩不僅感受到了父親對自己的關心,父親的教育理念也會隨之滲透在男孩的腦海中。

【親子教育】哪句話最能激勵孩子!~*

什麼情況下說這句話?激發孩子的積極精神時鼓勵說:你會創造奇蹟的!

學會用這句話激勵孩子:美國有一位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被譽為“脫口秀”女王的奧普拉•溫弗瑞,1998年當選為美國最受推崇的女人之一,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第一夫人希拉蕊。奧普拉是自幼生長在美國南方的黑人,她有一個十分貧窮的家庭。

14歲時奧普拉曾離家出走,整天和小混混們在一起。她的母親無計可施,只好把她交給父親管教。奧普拉的父親弗農相信,嚴格的家規和學習計畫對孩子有好處,於是為奧普拉制定了高標準,激勵她追求卓越,要求奧普拉在家裡和學校都要做讀書筆記,每天都得熟記規定的英文單詞。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預期的目標是什麼,於是他鄭重地對奧普拉說:“有些人看著奇蹟發生,有些人連發生了什麼奇蹟都不知道,而有些人卻能讓奇蹟發生,你就要做那個讓奇蹟發生的人。”

奧普拉說:我自幼生長在沒有水和電的屋子裡,人們不會想到我的一生除了在工廠或密西西比的棉花田裡幹活兒之外,還能有什麼成就。父親的話改變了我的一生,讓我明白了事在人為的道理。奧普拉在父親的鼓勵下,從小就懂得了很多道理,使她學會了用每一天的努力讓奇蹟在自己的身上發生。

你會創造奇蹟的鼓勵語,對孩子來說最有激發力,能激發孩子往前沖的勇氣,希望自己有一天真的創造出一個讓人驚喜的奇跡。

其實,任何一個孩子,從他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就是一個奇蹟。在成長過程中,他會繼續不斷地在奇蹟中創造出更多的奇蹟。

【親子教育】親子關係的十條法則!~*

1、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2、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
3、溝通的意義決定于對方的回應。
4、孩子的學習來自家長的行為和情緒,而不是家長的指令。
5、所有行為必有其正面動機。
6、有更好的方法,每個人定會追隨。
7、凡事總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8、成長過程是一個學習過程。
9、應該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長。
10、"愛"不可以作為籌碼。

【親子教育】自信讓孩子成為EQ高手!~*

在EQ的早期培養過程中,家庭起著重要的作用。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培養。

自知。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父母可以每天抽點時間跟孩子交談,引導孩子坦白地說出自己的喜怒哀樂,清楚地瞭解自己的不同感受。

自信。父母多多賞識孩子。當孩子表現良好或者有點滴進步時,父母應及時給予適度的讚美,鼓勵孩子。

自尊。如果孩子有一些令父母不滿的行為或表現,父母也不宜對他做出無情的指責,而應該耐心地引導,讓他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許多父母無意間在親戚朋友面前責駡甚至體罰孩子,會令孩子盡失自尊,也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自控。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總是處於一種狂躁不安的狀態,則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成長。父母可以通過規律性的親子閱讀、書法練習、遊戲等活動,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此外,還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引導孩子放棄自己的不合理要求。

自理。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孩子能夠經常獲得成就感,感受到成長帶來的快樂,並從成功的獨立行動中會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因此,父母應讓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自我負責。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任和承擔後果,是父母們在培養孩子高EQ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勇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孩子理性、成熟的表現。孩子做錯了事,父母不必大聲斥責,大傷他的自尊,也不要幫他推卸責任,而應該跟他分析錯誤,指出改正的地方,以免他重蹈覆轍。

自我賞識。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潛能和天分,如運動、語言、音樂等,父母要注意觀察並指導孩子欣賞自己的長處和成功,使他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進而自我激勵,向更高的目標邁進。但是切忌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自我圈子。指的是孩子的人際關係,可分為親子關係、幼稚園的師生關係以及同伴之間的關係。無論哪一種人際關係沒有處理好,都會或多或少地對孩子的人格產生影響。所以,父母要注意與孩子間的親子感情,同時也要關心孩子在幼稚園或在同伴面前的表現,教給孩子基本的禮貌等人際規則,讓孩子學會關心和愛護他人。

在生活中,父母應該儘量以一種樂觀、積極、穩定的情緒出現在孩子面前,努力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通過言傳身教,教會孩子控制和調節情感。無論遇到什麼打擊和不幸,父母首先應學會控制自我情感,始終以樂觀的情緒和飽滿的熱情面對孩子、面對生活,以自身的榜樣作用影響孩子,決不能把孩子當成發洩不良情緒的對象。

【親子教育】爸媽的愛不可以作為籌碼!~*

家長對孩子的愛超越一切事物,應該是孩子在世界上永不會失去的東西。因此,家長不應隨便地用它作出要脅或作為交換的籌碼。這份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泉源。因此,孩子必須對這份愛沒有任何的懷疑。這份愛若在家長的語言中表現出帶有條件的話,孩子會對親子關係的崇高程度有所懷疑。因為這份愛,正是親子關係的基礎和支柱。

這份愛若因為孩子做的某些事失去的話,孩子漸漸會變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這份親子關係。因此,不要什麼事都把它抖出來做條件。家長若對孩子開出條件,把這份愛作為籌碼,孩子他日也會把對家長的愛作為籌碼。今天的社會中,很多親子關係完全破碎,便是這個原因。

【親子教育】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

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改變自己,孩子才會有可能作出相應的改變。

一個人不能推動另外一個人。每個家長或孩子都只可以自己推動自己。

一個人不能"教導"另外一個人。所以,沒有"教",只有"學"。因此,"教"孩子不重要,使孩子"學"到了才是重要。

一個人不能要求別人放棄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孩子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明白他的一套,從他的角度看,最有機會使他接受你的意思。

好的動機只是一個人去做某一件事的推動力,但是不能給他控制別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意願地發生的權利。你認為那是為孩子好便一定要他跟隨你的意旨去做,往往適得其反。

【親子教育】教育孩子的幾點啟示!~*

一、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什麼樣的鳥兒更健康茁壯,飛得更高?鳥兒的健康茁壯需要廣闊的天空,自由的空氣。對於孩子,我們要放得開,要讓他們去大自然中呼吸新鮮空氣,讓他們去廣闊的社會實踐中去感觸,去學習。在這廣闊的空間,他們真的能學到很多家長不能給予的東西,比如開朗,大方,豁達,敢說敢做等優秀品質。家長不要過多束縛孩子,不能經常約束孩子“你不要……”

二、關心愛撫孩子
家長的舉手投足都會在孩子幼小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給女兒紮紮小辮,摸摸兒子的頭,給孩子起早做早餐,冒雨接重播學的孩子,陪孩子去郊遊,帶孩子去游泳……小小細節都會給孩子留下愛的烙印。這些小小細節會潛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培養孩子珍愛親情、關愛他人、有責任感等優秀品質。

三、多和孩子溝通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甚至心理障礙。家長是有生活經驗的,可以給孩子以正確的指導和教育。但許多孩子有話悶在肚子裡,也不願說給家長。其原因就是孩子與家長之間有一種代溝,有一種距離。作為家長要主動消除這種距離。首先,父母不要總以家長的身份居於孩子之上,要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相處,陪孩子玩,與孩子交談……這樣,孩子願意接近你,才願把心裡話告訴你。其次,多聽孩子的心聲。家長有意識的與孩子交流,談孩子的生活圈。比如,在學校裡的生活情況,學習情況,與老師、同學們之間的關係等,要多聽孩子的心聲,並適時給以正確的引導。家長說話要和藹可親,多鼓勵,少批評,不訓斥,使孩子毫不介意的與你相處。

四、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的性格品質是從小養成的。有的人性格孤僻,不善交往,很多是因為小時候受過心理的傷害。有的孩子叛逆心理強,一旦違反了家長的意願,有時會受到家長的挖苦、辱駡、起難聽的外號,當著別人的面指責孩子等,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家長無意識的錯誤做法給孩子的性格成長留下了陰影。嚴重者,導致孩子心裡自閉,孤僻,不願接近別人。給孩子的成長設下了嚴重的心理障礙。小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也是要尊嚴的。尊重孩子的人格,才能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親子教育】教育孩子~怎麼進行批評!~*

讓我們舉個實際的案例來說明,有個初中的男孩很愛玩電子遊戲,經常蹺課,為此很影響功課,家長非常著急,那麼該怎麼辦呢?

(1)首犯要說理
這個孩子雖然學習成績還可以,但自製力比較差,對後果預見不足,所以在有可能的時候就想跑出去玩遊戲。當出現這種情況後,家長應該耐心說明這樣做的後果,還要表達對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這樣的做法有什麼不當之處!而切不可大發雷霆,動輒打罵!約翰•洛克說的“說理是對待兒童的真正辦法”就是這個意思。

(2)重犯要約定
可是這個孩子又遇到能出去玩遊戲的機會,而禁不住誘惑,又偷著跑出去玩遊戲。家長就應該嚴厲告訴他這樣做是不行的。鑒於他再一次出現了這樣的錯誤,就要和孩子約定一個方案,並要求孩子作保證,並表示如果再犯,他將接受什麼樣的懲罰。當然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辦法。同樣切不可大發雷霆,動輒打罵!

在這裡我要特別說明的是,孩子要比大人更講“義氣”的。在這樣的信任和尊重下,孩子很難再犯,即使想玩,事先也會與家長打招呼的。

(3)再犯要懲罰
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又犯錯了。
但家長有兩種選擇,一是保持沉默,並讓他明白您已經知道發生的一切,並告訴他你保留採取懲罰的權利,但現在還不打算實施。或是根據約定,讓孩子踐諾,接受懲罰,並再次讓他說出如果再犯,他該怎麼辦!同樣切不可大發雷霆,動輒打罵!

通過以上的做法,孩子哪裡好意思再犯錯!當然,我曾和這個男孩談了很多,瞭解到他的父母根本不讓他玩,所以我與他的父母也做了協商,就是每週在固定的時間容許他玩遊戲,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情況也有過反復,但過了不久,孩子就不再曠課翹課了,就連規定時間內的遊戲也玩的少了。後來,這個同學告訴我,他以前去玩遊戲不僅是因為高興,而且還是想氣氣他家人!

【親子教育】口服心不服!無用的批評!~*

讓我們先看看父母在批評孩子時的幾種現象與特點。一旦孩子出現過失的時候,父母的表現通常是情緒激動,臉色發青,念念有詞,眼睛發直,聲音分貝高,語言速度快,一陣狂風暴雨!好了,說完了,罵完了,心裡也痛快了,也平衡了。

而您可能不知道,當父母大費口舌的時候,大多孩子心裡算計的卻是:“現在是罵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就快罵完了!”父母在呵斥孩子的時候也會突然停下來問:“你聽明白沒有?”孩子馬上反射說:“聽明白了!”“記住了沒有?”“記住了!”“以後還犯不犯?”“不犯了!”這時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為了早點結束這場暴風雨。如果有攝像機的話,父母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表現,真可以說是不堪目睹啊!

而孩子對您說的話往往不是能倒背下來,就是根本不知道你說過什麼。只知道一點:我錯了,所以你罵我!就連錯誤帶來的愧疚、不安也隨著批評的咆哮聲煙消雲散了。因為他們很明白一點,罵完了一般也就沒事了!孩子惟一做的和感興趣的事就是等待,等待這番責備的結束!最後的結果就是“口服心不服”,“你罵你的,我做我的”。

您能指望這種更多帶著個人情緒化的宣洩,主觀的批評有多大作用呢?其實,很多時候,沉默遠比這樣的批評更有效。

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理解和接受正確的建議,並在行動中改正。作為對一次過失的分析和評價應該是非常理性的。在這個過程中,發點脾氣難免,發點牢騷也能接受,發洩就有失分寸了。

試想,這樣的一種情緒如何博得孩子的尊重,
如何使孩子信服,又如何能讓孩子聽從呢?

【親子教育】與孩子溝通的意義 決定于孩子回應!~*

自己說什麼不重要,對方聽到什麼才是重要。老是強調自己說得怎樣正確沒有用,孩子收到的訊息對他來說是什麼意思才重要。

話有很多種方法說出來,使聽者完全領會講者意圖便是最好的方法。用孩子聽得明白、能夠接受的語言對他說話會有最大的效果。

沒有兩個人對同樣的訊息有同樣的反應。一個孩子對你說話的反應,不代表另一個孩子也一定會有同樣的反應。

說話有沒有效果由講者控制,由聽者決定。孩子的反應告訴你說了的話有沒有效果,而你可以改變說話的文字和方式去控制效果。

改變說的方法,才有機會改變聽的效果。沒有效果的說法,越說孩子會越不接受,效果越差。

孩子的學習來自父母的行為和情緒,而不是父母的指令。

【親子教育】讓孩子形成快樂個性的六招!~*

科學研究結果表明,快樂性格是可以培養的,特別是在孩提時代。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步入成功之路,那麼,對父母來說,重要的就是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活潑可愛的快樂性格。培養具有快樂性格的孩子,不妨注意以下六點:

1、家庭傳統習俗會讓孩子的快樂更“長久”
無論是每天共進晚餐,還是每年一起慶祝生日或節日,對一個家庭而言,沒有什麼比建立家庭傳統更有價值的了。過春節時的餃子、鞭炮,或是過生日時的蛋糕、蠟燭,這些傳統習俗都十分重要,因為它們賦予孩子生活的意義,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讓孩子獲得更“長久”的快樂。同樣珍貴的是每個家庭獨特的小傳統,例如每個週末全家外出晚餐,每個月末全家一起看一場兒童電影,等等,這些熟悉而親密的傳統習慣會帶給孩子強烈的安全感。

2、給孩子選擇的自由
童年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時期。但有許多孩子卻沒有這種感覺,因為他們對一切事情都沒有做主的份兒,比如穿什麼衣服、留什麼髮式、什麼時間可以玩耍等等都由大人決定。他們並不像成人認為的那樣很愉快。當然,父母在大多數事情上不能不做主,但有些事情不妨讓孩子決定。例如讓兩歲的孩子晚餐時選擇他愛吃的黃瓜,而不是強迫他吃胡蘿蔔,或者讓6歲的孩子選擇他喜歡看的電視節目,讓8歲的孩子自由地去交朋友玩耍等。即使在小小年紀,孩子也會知道選擇能使自己開心。

3、會歌唱的孩子最快樂
人們常說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點兒也不錯。兒童醫學研究發現,給患病的孩子聽他們喜愛的歌曲,可以減輕他們的疼痛症狀。對孩子來說,每當全家一起唱一首他喜愛的兒童歌曲,他都會很快樂。

4、在孩子面前儘量少些負面評論
成人們時常對各種人與事進行評論,其中不乏負面的東西。父母也許不會意識到這些評論對孩子產生的影響。但事實上,它們會讓孩子漸漸喪失對周圍人和環境的信任,從而失去安全感,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會快樂的。父母應該讓孩子覺得世界是美好的,而人們本質上都是好人。

5、引導孩子與人和睦相處
與人關係融洽是快樂的一個重要條件。雖然父母不能支配孩子的社交活動,但卻可以通過向孩子表露親熱滿意引導他們與人相處。父母也可安排孩子常與別的孩子一起玩,像參加小組旅遊,或帶孩子到遊樂場去與年齡相同的孩子玩,隨時歡迎孩子的朋友到家裡來玩。

6、教育孩子迅速恢復情緒
快樂的人與其他人一樣也有情緒低落時,但他們能很快恢復。父母只要指出任何困難的情況都有一線轉機,別灰心喪氣,便能幫助孩子掌握使自己變得快樂的重要本領。當改變態度無濟於事時,父母應幫助孩子找到安慰自己的辦法,應教孩子做些使他們恢復心情的活動,如聽音樂、看書、騎車、與朋友交談等。

【親子教育】誇孩子少用“你真棒”!~*

寶寶真棒,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在家長眼裡,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都是值得驚歎和讚美的——寶寶會笑了,寶寶會翻身了,寶寶會蹦了,寶寶說話了……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驚喜中,家長已經習慣于對著孩子說出真棒,可能意識不到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

直到有一天,發現孩子變得害怕失敗,經不起一丁點兒挫折……總是籠統地表揚孩子,比如你真棒,會讓孩子無所適從。誇事實不誇人格“好寶寶”這樣的話是典型的“誇人格”,家長們會無心地將其掛在嘴邊。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頂大帽子,對他反而是種壓力。

成年人也是,當領導不斷誇獎你時,開始還會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會感覺到壓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機會。如果家長的稱讚總是“言過其實”,孩子也會有壓力,覺得自己不配這樣的讚美。他們會怎麼辦呢?那就是在你剛剛讚美完他的時候,他就做出讓你頭疼的事情,以示“真誠”。

如果你沒有親眼見到孩子的努力也沒關係,你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說出努力的過程,這中間不失時機地加以適當的點評,同樣可以給孩子一個有益的讚美。

試試這樣誇孩子~*

有益的稱讚:我喜歡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風趣。孩子的感覺):我的品味不錯,我可以信賴自己的選擇。
無益的稱讚:你總是這麼體貼。

有益的稱讚:非常感謝你今天洗了盤子。孩子的感覺):我很負責。
無益的稱讚:你比其他人做得好。

有益的稱讚:你的作文有幾個新的想法。孩子的感覺):我也可以有創造性的。
無益的稱讚:你寫得不錯,當然了,你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

孩子從我們的話中對自己作出結論,
事後還會默默地對自己重申。
會使他們對自己及周圍的世界抱有積極看法。

【親子教育】讓孩子知道!凡事總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至今不成功,只是說至今用過的方法尚未得到預期的效果。對孩子必須堅持效果,而不是堅持方法。沒有辦法,只能說已知的辦法行不通。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現,對孩子的方法也可以有不同。世界上尚有很多我們過去沒有想過,或者尚未認識到的方法。教導孩子是數年以至數十年的事,這麼長的時間裡,總可以有新的方法想出來,就是怕你停步不肯去想。

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會有機會找到它和使事情改變。相信沒有辦法對你沒有好處,只會使你停在無力無助的境況;相信有辦法可以使事情有轉變的可能,才會願意開始真的去想想。

無論什麼事情,我們總有至少三個選擇的權利。只有一個或者兩個選擇的情況便是陷入困境;有第三個選擇想出來,便會有第四個、第五個及更好的選擇出現。

【親子教育】十大妙法瞭解您的孩子!~*

1.多多瞭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瞭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在幼稚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瞭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駡。此時,程桂英老師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瞭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程桂英老師特別建議,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8.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程桂英老師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9.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於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10.真誠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據程桂英老師介紹,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瞭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度是真誠的,你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爸媽媽的!

【親子教育】父母應該批評孩子什麼!~*

有許多時候是這樣的,孩子甚至還沒意識到錯誤即將或已經來臨,還不能深刻意識到錯誤能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我們的父母卻已經急不可耐,氣不打一處來,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

人犯錯誤是正常的,而頭一次經歷某些事情的時候犯錯更是正常的!但父母卻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體驗錯誤,嘗試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麼錯,批評和責備就已經接踵而至。這種急於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進的批評,往往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為什麼有很多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呢?就是由於父母在學習活動中過早地干涉、過多地介入、頻繁地幹預、瑣碎地品評、莫名地批評,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恐懼、厭倦和逆反的心理。

什麼時候批評;當孩子第一次犯錯誤後,您只需要告訴他為什麼錯了,怎麼做是對的就行了。在指導的時候,對孩子保持尊重的態度可以讓他也尊重您的意見,耐心細緻的講解讓他明白錯誤的原因及後果,善解人意的情緒讓他不會被失敗的陰影束縛。

如果孩子再次犯了類似的錯誤,也許是孩子還不太熟悉正確的方法,也許教訓不夠深刻讓他忽視。我們首先應該對他的原因進行分析,如果是前者的話,就要講清楚,把事情說明白,再給他機會去做;如果是後者的話,才應該對他做適當的批評。

應該批評什麼;在孩子開始或接觸新的事物的時候,由於認識不深,準備不足,行為表現不太合理,出了偏差和錯誤也在情理之中。這時候需要的是説明,而不是批評!

第一次錯了可以理解,第二次錯了可以諒解,再錯就不能容忍了。在這個時候進行批評是合理的!我很喜歡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錯誤頻頻出現就是更多是由於態度的問題而產生的。所以批評是針對態度的,不是針對事情本身的;批評是針對重犯和再犯的,要給孩子第一次改錯機會。但是我們的父母往往表現在首犯時就批評,這會讓孩子感覺很委屈!

而當錯誤和問題再次出現後,比如不理想的成績單拿回來後,父母不是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更多是對成績本身進行埋怨,為自己的不滿向孩子發洩,而這種盲目的批評是很不利於孩子接受和改正的。

【親子教育】父母最愛做11件蠢事 讓孩子越來越笨!~*

1.孩子想要玩泥巴,我們說:太髒了,不許玩!

注解:剝奪了孩子玩的權利,掐滅了孩子玩的天性,阻斷了孩子對事物的認知,縮小了孩子的探索空間。

2.孩子想自己吃飯,我們說:搞得到處是;飯都冷了……媽媽喂!

注解:孩子的自主意識、孩子的動手能力就這樣被扼殺。

3.孩子有些不舒服,我們說:寶貝,我們上醫院,打點針就好了!大夫,用點好藥!

注解:我們的盲目和無知直接導致孩子成為一個缺乏抵抗力的玻璃人,讓他遭受更多病痛折磨和醫療創傷,讓世界多了多少耐藥菌和不治之症。

4.孩子想要自己洗碗,我們說:別把衣服弄髒了;水這麼冰;別把碗打碎了……

注解:孩子眼裡原本就像遊戲的勞動,因為你,愉快的勞動變成了苦差,四肢肌肉萎縮,毫無陽剛之氣。

5.孩子上學了,我們說:你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不懂不要亂講……

注解:孩子不敢問為什麼,怕老師說,怕同學笑話;孩子只知道接受、從眾,沒有創造力,甚至沒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

6.孩子學習不好,我們說:你知道爸爸媽媽為了你,吃了多少苦?你吃好的,穿好的,什麼也不要做,為什麼連書都讀不好,你真是丟盡了我們的臉!早知道……

注解:在孩子心裡,他們看不到愛,他們認為你所付出的一切原來只是一場交易,自己只是父母的私有財產,是父母光宗耀祖的工具罷了。

7.孩子不知通過什麼途徑想到感恩,他對你們說:爸媽我愛你們,你們辛苦了!我們說:愛什麼愛,你拿什麼來愛?讀好書,聽話就是最好的愛。

注解:愛原來就是這樣的功利、現實和殘酷!愛的種子沒有開花就已凋謝;愛的能力還沒形成就被打擊;

8.孩子學習很好,脾氣也很壞,懶得出奇,我們說:沒事,大了就好了,只要學習好,什麼都無所謂。

注解:我們忘記了,一個人先要成人才能成人的道理,我們捨本逐末,把孩子健全的人格的培養任意地踐踏。

9.孩子真的是終於是長大了,他個子比你大,可是什麼也不會幹,什麼也不想幹,他吃你沒商量!這時我們黔驢技窮了,我們說:等他成了家,有了老婆孩子就好了,可是你至於發現麻煩越來越大,越來越多!

注解:欲訴無人能說,悔,腸子都悔青了!或者乾脆做個“祥林嫂”。

10.或者他文憑比你高、錢賺得比你多,可是孩子跟你沒話說,甚至不著家,我們說:這是代溝,孩子跟我們沒有共同語言。

注解:可是,你難道沒有反省過,這是多麼的悲哀:我們辛苦養大的孩子對我們只有義務,卻缺少溫情!我們原本可以和孩子一同成長,我們原本可以和孩子做朋友,讓孩子快樂,讓自己幸福的。

【親子教育】培養孩子的五個重要品質!~*

家庭教育中應該培養寶寶的五點品質:信任、耐心、責任感、自信心、投入

信任:培養孩子對人的信任感,可從日常的小事做起。例如,摟抱孩子的時候讓他有強烈的安全感,使他對陌生的世界產生信任,漸漸在內心建立起對人的信任。對嬰兒來說,產生信任感的最好方法就是滿足他的基本需求,餓了給他奶吃,尿了就換尿布,經常跟他說話、唱歌,用眼神交流,告訴他“寶寶,媽媽愛你”。不要忽略嬰兒的需求,讓他在一個舒服、安心的環境裡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對幼兒來說,建立信任感的有效方法就是多給他一些關注。父母要對孩子的情緒變化多給予關注,例如有的孩子喜歡安靜,如果父母總是給予他過多的刺激,每天讓他做很多運動,會引起他的厭煩。要瞭解孩子的氣質類型,讓他感到你很瞭解他,才能讓他對你產生信任。

耐心:怎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耐心的人呢?首先,父母要記住自己是孩子的榜樣,如果父母做事無規律,你能期待孩子做事井井有條嗎?還可以通過和孩子交談説明孩子認識問題,培養耐心。如果孩子因為搭不好積木而發脾氣,把積木扔掉。父母可以告訴他,積木搭不起來確實使人不高興,但是把積木扔掉也解決不了問題,然後引導孩子完成積木搭建。孩子還沒有建立時間觀念,讓他們學會耐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比如說,你正在收拾亂七八糟的玩具,孩子卻要出去玩,這時不要說“等10分鐘”,而要告訴他:“等我把玩具全部放到玩具箱才出去。”

責任感: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可以從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會越幫越忙,自己5分鐘能做好的事情孩子半個小時都做不好,所以不讓孩子動手做事,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可以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如果不想培養一個沒有責任心的孩子的話,千萬不要做一個萬事包辦的媽媽。

自信心:讓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最好途徑是讓他獨立完成適合其年齡特點的一些事情。1歲左右的孩子,讓他學習用勺子吃飯,再大一點學習自己穿鞋子。到了合適的年齡,試著讓孩子為自己的事情做決定。比如說吃霜淇淋,可以讓孩子選擇是吃巧克力口味的還是吃草莓口味的,讓他從小事開始為自己作主。

投入:孩子的投入素質就是讓孩子知覺他人的感受。知覺他人的感受是建立良好社交關係的基礎。3歲以前的孩子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他們只能從自身出發感受世界。例如,2歲男孩打了同伴的頭,不應該過於責備他,因為他不知道同伴會感到痛苦,因為他自己感受不到被打頭的痛苦,也不知道別人的感受。但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這種感受。就像上面的那個例子,家長可以告訴打人的孩子:“如果他打你的頭,是不是很痛呀?”或者“你忘記了,上次小明打你,你很痛,你都哭了。”通過自身的感受來理解他人的感受,這樣容易被孩子接受。另外,遇到類似的情況,父母可以重複講述他人的感受給孩子聽,慢慢地他就會瞭解別人的感受了。

【親子教育】批評簡單化!和孩子先說一聲“對不起!~*

孩子的錯誤更多是由於父母教化不當造成的。因為錯誤和失敗,孩子已經受到了懲罰,已經感受到痛苦和不幸了,做父母的不找自己的原因,怎麼還好意思向孩子發火?

所以出了問題後,父母的反應和表現非常重要,如果更多的是主觀願望的責備,情緒失控、生氣和打罵,那麼是很失禮和無能的,是缺乏風度、缺乏理解、缺乏信任、缺乏教育能力的表現,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看不起。

所以所謂的批評還是以對話和交流為主,不過是更偏重於對錯誤的思想和行動的思索和檢查,為瞭解決問題和避免錯誤再次發生,批評也是一場有約定和要求的對話。

當孩子犯了錯誤之後,父母應該先想想自己有什麼不對!自己有什麼做得不足?所以我經常建議父母,能否和孩子先說一聲“對不起”。

當對孩子說了“對不起”後,在表達了對孩子的內疚後,批評教育的效果特別好,甚至母子抱頭大哭,那一瞬間,所有的不快和隔閡都也被這淚水沖洗掉了。

只要父母說得在理,那時候孩子想不聽您的話也難——

【親子教育】古人育子七不責!~*

1. 對眾不責: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要在眾人面前給孩子以尊嚴。
2. 愧悔不責: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後悔了,大人就不要責備孩子了。
3. 暮夜不責: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此時責備他,孩子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要麼夜不成寐,要麼噩夢連連。
4. 飲食不責:正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這個時候責備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
5. 歡慶不責: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人高興時,經脈處於暢通的狀態,如果孩子忽然被責備,經脈就會立馬憋住,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
6. 悲憂不責: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7. 疾病不責: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溫暖,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

【親子教育】天才與庸才區別:關鍵在教育方法!~*

循規蹈矩地培養孩子,處處限制他,使其從小在一種壓抑的氛圍下成長,長大之後多半就會成為庸才。庸才都有相似的特徵,他們很聽話,唯命是從,從來不反抗家長和老師,為了避免挨批評,他們積極地自我控制,不做那些“壞孩子”們熱衷的出格事;他們一味地接受別人給他們的東西,毫不懷疑,更沒有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庸才為數眾多,就在我們的身邊,你發現是誰了嗎?

我身邊就有一個“不自由”的孩子—格蘭特爾•哈塞,他是我兒子小塞德茲最要好的朋友。他的父親—哈塞醫生,也是我的朋友,我們經常在一起喝茶聊天,我對他們一家的情況都非常瞭解。

格蘭特爾一生下來便受到了束縛。他身上被捂了好幾層衣服,腿都踢不起來;他餓了,可還不到餵奶時間,於是他被迫養成了*拇指的壞習慣,接著家庭醫生勸告說,不要讓他養成這個習慣,醫生叫媽媽把兒子的手臂綁進袖筒裡,或者把什麼難聞的東西塗在他的指尖上;當他開始在地板上玩耍時,“淘氣”、“骯髒”之類的話語立刻在屋子裡響起。要知道,孩子們冷酷的性情就是在大人們教他怎麼變得守規矩的過程中滋長起來的。

格蘭特爾的父母經常會因為家庭中的一些小事而大聲爭吵,這些爭吵刺痛了格蘭特爾的神經,他害怕,並不停地哭泣,而這種沒來由的哭泣又常常會招惹來父母的打罵。

在父母的“培訓”下,格蘭特爾從小就表現得很有教養,當親戚鄰居送給他一塊巧克力時,他肯定會說“謝謝”;在長輩命令他離開的時候,他也會恭敬地說聲“是的,先生”;他還必須注意自己在飯桌上的舉止,哪怕餓暈頭了,也不能狼吞虎嚥;而當大人談話時,他也必須管住自己不要插嘴。

從智力上看,格蘭特爾無疑是正常的,甚至說得上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他總能很輕鬆地完成學習任務,成績很棒,以至於那些愚蠢的教師沒有機會對他進行嘲弄和責罰。但是,他的學校生活毫無樂趣。因為學校只想把自己的學生都培養成循規蹈矩、言聽計從的學生,不希望學生有絲毫反抗—哪怕面對學校很不合理的規矩。

比如在學校裡,高年級的學生可以任意欺負低年級的學生,這已成了一種傳統,格蘭特爾雖然憎恨這一傳統,但他也不敢提出什麼異議,只盼著自己趕快長大成為高年級學生。最後,在一些重要的選擇上,格蘭特爾最終還是遵從了父親的意志,他自己的理想卻成了無足輕重的幻想。

格蘭特爾做學生時很痛恨學校,但畢業後,他又常常說:“儘管我在學校挨了不少打,但學校也給我帶來了很多好處。”後來,他還將兒子送進了同樣或類似的學校。父親的權威也像傳統一樣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著。

別以為只有格蘭特爾是這樣,事實上,很多孩子的成長路線都與格蘭特爾大同小異。小塞德茲的表哥馬戈•奧貝立克斯生於一個很富有的家庭,他從小在昂貴的私立學校念書,但是他的成長與可憐的格蘭特爾沒什麼兩樣。馬戈也同樣過著平庸乏味的生活,終日感受不到自由和快樂,以至於他以為這些感覺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幾乎每次坐火車旅行,我都能聽到大人們這樣的聲音:“威利,你再跑到過道上去,列車員就會來抓住你並揍你一頓。”你們看,大多數家長都是用這種編造的謊言和愚蠢的禁令來教育孩子的。

孩子們就是長期在這種壓抑天性的生活中漸漸走向平庸的。家長們則認為,應當讓孩子學會為大人們著想,讓大人們省點心。因此,大人們都認為,把孩子培養成為服從、禮貌和恭順的人十分重要。孩子們的自由天性就是被這種愚蠢的力量扼殺的。他們還在搖籃裡時,就被“折磨”得毫無生氣,一切教育都在教他們拒絕生活。他們從小到大經歷的全部是“否定”—不要吵鬧、不要頑皮、不要說謊、不要不守規矩……

在這種糟糕的教育下,孩子們最終只能成長為與他們的家長一樣的人—狹隘、唯唯諾諾、唯命是從、恃強淩弱……

而那些改變世界的天才人物,他們又是怎樣的呢?他們表面上各有特色,但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在幼年時期都是自由的兒童,他們的天性沒有被壓抑,他們充分施展著自己的個性和才能。

對於小塞德茲,我的朋友們是這樣評價他的,“一個舉止優雅、情緒穩定和快樂的孩子,處事平和,不懷敵意,這的確是個讓人不可思議的孩子。”

與他的朋友格蘭特爾相比,小塞德茲小時候是一個反應靈敏、行動自由的頑皮孩子。如果你舉起他,你會發現,他的身子像小貓一樣輕盈而放鬆;但可憐的格蘭特爾舉起來像一袋笨重的馬鈴薯,他不會放鬆自己,他的反應完全是防禦性和反抗性的。

小塞德茲之所以會成為這樣的孩子,完全是因為他從一生下來就很少受到束縛和壓抑。在嬰兒時期,他就不像別的孩子一樣被捆綁在繈褓裡,他可以自由地活動身體,餓了就吃飯,只有到必須時才養成整潔的習慣;他很少受到大聲指責,更很少挨打,總是被我愛著並保護著;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玩耍,因為他只用兩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學完了別的兒童用八年才能學完的功課。

我不敢保證小塞德茲將來肯定會成為天才或者很完美的人,但我敢肯定他會成為心智自由、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的人。

【親子教育】接受孩子!世上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絕對一致,所以孩子的看法與你的不同,沒有什麼奇怪。

每個人之間的不同,建造了這個世界的奇妙可貴。孩子一定會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有的優點長處,孩子不會全部擁有。

每一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及規條都有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孩子有完全與你一樣的性格。
每個人都是他本人多年建立起來的信念、價值觀及規條的產品。你走過的歲月,與孩子將要走的不會相同,對你正確的不一定對他也正確。

尊重別人的不同之處,別人才會尊重自己獨特的地方。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處,他才會接受你對他的看法。

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事情,不能假定發生在另一個人身上也會有一樣的結果。所以你的經驗是孩子的參考資料,但並不一定保證是正確或可行的法則。

父母處理一件事的行為模式,孩子看到了,下次也會跟著做。

孩子看到父母面對一個情況時產生的情緒反應,便會認定那是正確的,並且在自己面對同樣情況時會作出同樣的情緒反應。

言語或文字本身不能在孩子身體和腦子裡產生有學習效果的行為模式或情緒反應。所以教條式的訓導效果不大。

父母的指令,若用孩子不懂的語言模式發出,會使孩子難以跟隨。不要只為自己想說什麼而說,先想一想這樣說孩子會不會不明白,修正了才開口。

【親子教育】孩子為什麼會不聽話!~*

原因一:聽不懂。父母的嘮叨、謾駡、發洩……只是給予了孩子一些垃圾資訊,只讓孩子知道他“做錯了”、“做的不對了”,但是對於孩子真正想知道的資訊,如“錯在什麼地方?”“怎麼樣才能加以改進?”“到底我該做什麼?”卻一點兒也搜索不到。久之,孩子學會了捱時辰——知道家長發洩好之後,一切該幹嘛還幹嘛;久之,孩子對家長的教誨學會了一耳進一耳出;久之,孩子養成了師長一開口,就分心的“不聽話”不良習慣。

原因二:做不到。父母無視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智慧特點,一味要求孩子追高,如考試要第一,處處不能落後與人,結果,孩子無數次的努力換來無數次失敗的體驗,最後喪失了自信心,變得消極、自卑,養成家長要求什麼,馬上就放棄不良習慣。

原因三:學不了。父母沒有顧及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內心需求,往往採取不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早教”、“強教”,讓孩子望而生畏。如成龍教子,看到朗朗就要房祖名彈琴,結果孩子偏偏去唱歌;看到周傑倫就要房祖名唱歌,結果孩子偏偏去跳舞;……比如,對於孩子的行為訓練,家長內心總是幻想著自己一說,孩子馬上就照做,而且結果還要使自己深感滿意。事實上,很多訓練一是需要家長榜樣示範、帶動學習的,二是需要不斷順勢引導、方法,三是需要時間來適應和加強的。

原因四:做了沒有好結果。孩子自小就喜歡聽從長輩的教導,經過肯定和鼓勵而加強自己的行為,從而學會做事和思考,直至最終形成自己的固有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很多孩子在家裡受慣了寵愛、聽慣了好話,結果一到學校,沒有得到相同的禮遇——受到肯定或表揚,甚至還要得到批評。結果,孩子覺得聽家長的話讓自己吃虧了,便不再聽家長的話了。如,家長表揚孩子聰明,到學校老師沒有認可;家裡處處自主、給予自由和放縱,在學校因為橫行霸道而不受歡迎;家裡隨便插嘴、說話,到學校因為插嘴而被視為沒有禮貌。

原因五:開始學會獨立思考、開始嘗試著學習選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閱歷的增加,孩子越來越多的開始學會觀察、思考和反省。特別是當孩子到小學高年級之後,對於家長的話會不自覺地進行“再加工”,進行重新認定和選用。當遇到家長說話與自己的想法相左的時候,孩子通常會採取這樣的思考方式,即“二難—權衡—抉擇”。其中二難是常常遇到的問題,權衡是一種智慧,抉擇是一種策略。

提示:家庭教育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個性發展,尊重孩子的生命自我成長,同時要有從小培養社會性意識和做法,即用社會道德規範和標準來要求孩子,將做人的、人際交往必要的禮儀要求來教育孩子,提升孩子的人文素養。

【親子教育】遊離主題的批評怎能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現在又是父母思考的時候了。孩子犯錯了,到底該如何管?如何教育孩子?錯了就該批評嗎?

有時候,我們的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聲音慷慨激昂,語速飛快,大腦活躍,思維跳躍,聯想豐富,上綱上線。

比如說本來就是個打了碗的事情,就能從這件事想起從前丟鑰匙、丟錢、丟面子(因為測驗考砸了),還能扯到打架、看電視、玩遊戲等。總之,只要能想起來的事就可以像電影鏡頭一樣重放。真可謂,旁徵博引,引經據典,直說得孩子眼皮一翻,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腦袋一低,心想:你愛說啥說啥吧!也不嫌口渴?哼!

批評要有針對性,對當前的問題有什麼說什麼,就事論事就好了,而絕不可責備這次過失,連帶以前老賬也一併算上。這種把“陳年老賬”重提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對父母感到厭煩、討厭和憎惡,而且由於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沖淡了當前主題,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視。令人失笑的是,往往有父母說著說著就停下來了,怎麼了?原來是一下子忘了該說什麼了!只好自我解嘲地說道:“哼,看看你,把我都氣糊塗了!”

試想,這樣令孩子懷恨又遊離主題的批評怎麼可能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親子教育】好成績取決於好的學習習慣!~*

高中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它不像初中的課程,可以憑藉小聰明在考試前突擊一下就把成績提上去,對於難度更大、覆蓋面更廣的高中內容來說,預習、聽課、複習、作業、筆記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不但這樣,還有一些習慣性的做法需要培養,高中生應當儘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按部就班地跟著課程進度學習。

1.練後反思的習慣
在讀書和學習過程中,尤其是複習備考過程中,每個同學都進行過強度較大的練習,但做完題目並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於將知識引申、擴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題之後的重要環節。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後,要從五個層次反思:(1)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採用的方法;(2)為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3)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4)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5)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麼?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2.積極應考的習慣
從學生的角度講,考試的結果直接關係到對自己的評價,也關係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從學校的角度講,老師為了檢查教和學的近期效果,以便對教學進行及時的調整,為了推動學生的系統複習,提高學生自學能力,也把考試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應該如何應考呢?首先,對參加考試要有一種積極的態度,不要給自己再施加壓力。臨考前,不要去想考試成敗將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後果,尤其不誇大考試成敗的影響,要想好萬一考不好的“對策”,對自己的期望要實事求是;正確對待外來的壓力。其次,考試前要休息好。臨考前要減輕學習負擔,要保證充分的睡眠,要適當進行文體活動,要保證身體鍵康。再次,在考試過程中,注意答卷順序,按先易後難的答卷法,審題要認真,想不起來,先放一放,做好後要仔細檢查,更正錯誤。

3.閱讀自學習慣
自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教師只是引路人,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自己去解決。閱讀是自學的一種主要形式,通過閱讀教科書,可以獨立領會知識,把握概念本質內涵,分析知識前後聯繫,反復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識,形成能力。學習層次越高,自學的意義越重要,目前我國的高考為選拔有學習潛能的學生,對考生的自學能力有較高的要求。

4.觀察的習慣
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觀察”這兩個字有兩層意思,“觀”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觀察,對認識客觀事物毫無意義。要做到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通過大腦進行資訊加工,總結出事物的一般規律和特徵。

5.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斷吸取群芳精華,經過反復加工,釀造知識蜂蜜。

6.總結歸納的習慣
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對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抓住應掌握的重點和關鍵。對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學習一個專題,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識點連成線、輔以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想暢通,思維活躍。

應當培養的優良習慣還有許多,諸如有疑必問的習慣,有錯必改的習慣,動手實驗習慣,查找工具書的習慣,健康上網、積極探究的習慣等等。從課堂學習的過程看,還有認真預習、專心聽課、及時複習、獨立完成作業等好習慣。上述所說的六大學習習慣並不是絕對不變的教條,在這裡只是希望拋磚引玉,讓高中的同學們借鑒更多更好的學習經驗,來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

【親子教育】父母幫孩子提高學習成績五招!~*

父母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為此煞費苦心。為了孩子能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我建議父母在關心孩子學習成績時,不妨多關注以下一些內容。

1.把關心的禮物送給孩子。
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最需要爸爸媽媽的愛護,這一禮物對很多父母來說雖是很簡單的禮物,卻是特別重要的。可是,孩子們在學習上需要的愛,不是百依百順的溺愛,不是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的寵愛,也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資的“關愛”。而是完整的精神上的愛,比如在孩子學習疲倦的時候,給孩子一個問候;孩子臨睡前給孩子一個親切的吻;在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時輕輕拍拍他們的肩;孩子受了委屈時給孩子一個一個溫暖的擁抱。甚至一句“爸爸媽媽愛你”的表達,也是提高你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要精神食糧。

2.孩子學習時也需要爸爸媽媽的陪同。
每個孩子的父母都很忙,或忙於公務,或忙於生意,或忙於社交應酬。但父母應該明白,學習是孩子的人生大事,也是家庭的大事。對任何一個家庭而言,任何成功都彌補不了孩子學習的失敗。建議父母每週或者每天儘量抽點時間陪陪孩子,尤其是小學的孩子。有親情的溫暖相陪伴,往往孩子就多了一份走向成功的力量。

3.為孩子營造安靜的家庭環境。
家庭是孩子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明智、理性而又負責的父母都應該懂得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睦、寧靜、快樂的學習環境。孩子在家學習時,各種聚會應該少一點,麻將撲克等暫時不玩,電視機電腦最好暫時不開,最起碼不要在孩子學習時看電視、聽音樂、玩電腦。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助於提高孩子學習效率。

4.幫助孩子調節心態。
由於個體差異,每個孩子在校學習的心態也有差異。不僅成績欠佳的孩子需要進行心理調適,成績好的孩子也需要有人對其進行心理調適,一方面,父母自己要以平常心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切忌將孩子與比他成績好的孩子比,應多鼓勵肯定孩子;另一方面,父母應多主動適時地跟孩子溝通,多聽聽孩子的心裡話,讓孩子說說他的煩惱和苦悶,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同時要注意:跟孩子交流是不要刻意地談“學習和考試”,多說些輕鬆的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調節孩子的心態。

5.為孩子提供合理的飲食。
有些父母認為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應該多增加孩子的營養,給孩子吃大肉大魚。其實沒有必要。只要孩子食欲好,一般飲食大都能滿足其營養要求。不要迷信增加什麼蛋白質就能提高記憶力之類的說法,姑且不論這種說法是否科學,就算吃了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真的能提高記憶力,也不可能在短期內產生效果。關鍵是要做到營養平衡、合理,飲食衛生,不暴飲暴食,不過多地吃生冷食物,以免吃出毛病影響健康,影響學習成績。

【親子教育】讓孩子們享用一生的一封信!~*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請多防備一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總有一個原因,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請你必須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將對方看作真朋友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看透了這一點,將來你身邊的人不再要你,或許失去了世間上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日你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四)世界上並沒有最愛這回事,愛情只是一種霎時的感覺,而這感覺絕對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並不等於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興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謹記!

(六)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地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以後,你要坐巴士還是Benz(賓士),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八)我買了十多二十年**,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獎也沒有中,這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並沒有免費午餐。

(九)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親子教育】如何改善小孩的食慾

小孩食慾不好,有何改善的方法呢?孩子若是體力充沛、智慧發展正常、表現出快樂健康的表徵,學習反應正常的話,可持續觀察小孩的生長發育情形,則無須太過於緊張。影響小孩子吃東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的因素:

一、家裡的環境:若小孩子缺乏愛與關懷,孩子會拒食、食慾不振。
二、對食物的喜好:譬如喜歡甜味、不喜歡苦味和酸味。
三、受到社會的影響,譬如常吃速食。
四、受到同年齡小孩的影響。
五、對食物的熟悉度:小孩對於新的食物會有恐懼,家長應該有耐心給予機會嘗試。
六、小孩會有預期的心理,預定食物會有不好的氣味。

以下幾點有益的建議供家長參考:
一、養成孩子定時進食習慣,不要強迫餵食。
二、吃飯時不要邊玩邊吃或看電視。
三、食物多變化,可參考坊間的食譜。
四、注意不要給太複雜或口味重的食物。
五、供應健康的點心如牛奶、餅乾、三明治等。
六、不要讓小孩吃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零食。

【親子教育】教孩子變成好孩子20個細節!~*

首次與他人見面時,要與對方握手,並重複他們的名字。之後,當我們離開的時候,你要握著他們的手感謝他們,並且一定要稱呼他們的名字。

有人掉了東西,如果你離得近,要幫助他或她撿起來。也許他們距離物品比你近,但出於禮貌,你還是要做出彎腰去撿的姿勢。

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儘管不是你的錯,你也應該說“對不起”。

在家裡接電話時,必須做到禮貌得體。

堅持你的信念。如果你強烈地感到你應該做什麼,就儘管去做。

順手做些善意的舉動,給別人以特別的驚喜。每個月至少一次,創造性地為別人做一件令人驚喜的、善意而又慷慨的事情。

每天都要完成全部的家庭作業。誰都不能例外。

你要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盡可能地有條理。

要確保你無論身在何處,都不能隨手丟垃圾。

當我們下車時,任何時候都要記得感謝司機,並祝他一天開心。

與人交談時,別人問你一個問題,你一定也要回問對方。與人交談的過程中,如果別人問你一個問題,你就應該回問對方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問:“週末過得怎麼樣?”你應該先回答,然後再回問一句。

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手捂住嘴巴,然後說“對不起”。咳嗽、打噴嚏或打嗝時,應當轉過頭去,並用整只手捂住嘴巴(只用半隻手可不行)然後應該說句“對不起”。

不要做出無禮的表現。不要撇嘴,嘴裡發出“嗤”的聲音,不要翻白眼,也不要表現出任何不尊重別人的態度。

接到別人遞的東西,要說:“謝謝!”。

收到你不喜歡的禮物後,不要對禮物本身或送禮人表現出不滿。接受別人的禮物時,永遠不要對這件禮物說三道四,或暗示你不喜歡,以至於讓送你禮物的人難堪。

************************************************************************************************

細節1:回答大人的問話要有禮貌。回答大人的問話時,要用文明禮貌用語,如:是的,媽媽;是的,阿姨……如果只是點頭或用其他方式表達“是”或“不是”,那是不可取的。

細節2:用眼睛和他人溝通。有人對你說話時,眼睛要注視著他;有人發表意見時,你的身體和臉要正對著他。

細節3:向表現出色的人表示祝賀。假如班裡的某個孩子玩遊戲贏了,或把某件事做得特別出色,我們都要祝賀他。鼓掌至少要持續三秒鐘的時間,還要確保兩個手掌充分接觸,以便掌聲足夠響亮。

細節4:尊重其他同學的評論、觀點和想法。在討論問題的時候,要對其他同學的評論、觀點和想法表示尊重。要盡可能地這樣說:“我同意某某的觀點,同時我也感到……”,“我不同意某某的看法,儘管她抓住了問題的核心,但是我覺得……”或者“我認為某某的觀察真是太精彩了,它讓我意識到……”

細節5: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不能掛在臉上。假如你贏了,或把事情做得挺漂亮,千萬別吹牛;如果輸了,也別把不高興寫在臉上。相反,你應該說:“這場比賽真過癮,我還想接著跟你玩兒。”或說:“賽得不錯!”要不乾脆什麼都別說。若表現出不愉快的情緒或挖苦別人,比如說:“你打得實在不怎麼樣,我根本就沒好好和你比。”這樣的話只能顯示出你的虛弱。

每一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天賦和可塑性,
只要你善於引導和培養,
壞學生也會變成有出息的好孩子。

【親子教育】教孩子變成好孩子6個細節!~*

1用正面、積極和欣賞的態度生活。保持樂觀的態度,盡情享受生活。有些事情本不值得大驚小怪。學會為每件事作好準備,去追求生命中的美好。

2既然想做一件事,就只管去做,不要後悔。永遠不要讓恐懼、懷疑或別的什麼困難陰擋你前進的步伐。你想得到什麼,就要全身投入地努力去獲得;你想做一件事情,那就動手去做,不達目的決不甘休;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要創造一切條件去實現。

3不管情況怎樣,永遠保持誠實。即使你做錯了事情,也最好向我承認,因為我欣賞這種態度。由於你的誠實,我會忘記對你進行任何懲罰。

4把握現在。今天只有一次,所以不要輕易浪費。生命由很多特殊的瞬間構成,而在這些瞬間裡所發生的事情,是由於人們將各種禁忌拋在腦後,付諸行動,抓住機會而成就的。

5盡你所能成為最出色的人。讓你的一生中,永遠有七件事情相伴:笑、家庭、歷險、美食、挑戰、變化和對知識的追求。有了這些元素,你將快樂地成長,懂得享受生活,並且最終會為自己而感到自豪!

6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然後繼續前行。犯錯誤是人之常情。

[ Ayam Masak Merah]


[ 豆沙梅花酥 ]




















[ 材料 A ] (水皮)
1. 普通面粉 All Purpose Flour 160g
2. 糖粉 Icing Sugar 25g
3. 菜油 Vegetable Oil 50g (可以用白油)
4. 水 Water 75ml

[ 材料 B ] (油皮)
1. 普通面粉 All Purpose Flour 110g
2. 白油 Vegetable Shortening 70g (我用牛油)

[ 材料 C ] (馅料)
1. 豆沙馅 Red Bean Paste 300g

黑芝麻适量
鸡蛋        1颗(打散) 1 pc

[ 做法 ]
1.(水皮)将材料A搅拌成团,休息10分钟,分成10份(每份30克)
2.(油皮)将材料B拌均匀,分成10份(每份18克)搓圆。
3. 将水皮压扁后,把油皮裹入水皮里搓圆,再用擀面棍把面团干成长条形像瑞士卷班卷起,重覆3次,休息10分钟。
4. 将卷面团甘平,裹入馅料,收口按紧,压扁,用剪刀剪出花瓣
5. 涂上蛋液,散上少许黑芝麻
6. 放入已预热的烤炉内,以180度20分钟至金黄色

Wednesday, September 5, 2012

【親子教育】幫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

所有行為必有其正面動機。每一個人都為滿足自己內心的一些需要而做事。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有其意識不到的意義,也就是說是有意義的,但他不懂得也不能說出來。

每一個人的行為,對他來說,都是當時環境裡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孩子的潛意識有很多程式,去確保在每一種情況中選擇給他最多最好的做法,雖然潛意識有時會欠缺周詳。

父母需要把孩子的行為與動機分開。我們可以不接受一個人的行為,但接受背後的動機。孩子行為的本質有錯或者效果不好,我們應該加以否定,但孩子總是不斷地企圖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我們必須肯定他這樣的動機。

接受一個人行事的動機,便能接受這個人,因而可以引導他改變行為。找出孩子行為背後的正面動機,加以肯定,再引導孩子去另找更有效的做法,這是最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徑。

情緒和動機都沒有錯,只是所選用的做法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情緒給孩子力量或方向,動機維持孩子想提升的心,幫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是父母的責任。

【親子教育】孩子歡迎你的幫助但抗拒你的操縱!~*

每一個人都選擇能給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孩子不懂得解釋,其實他亦一樣。

人拒絕改變是因為未曾找到更好的方法。孩子必須自己明白那是更有效果的方法,他才會接受,因而改變。

讓一個人認識到另一個方法能使他得到更多,而付出的代價更少,這個人自然採用那個方法。孩子,同每一個人一樣,不斷地在這點上努力。

提供更好的方法是幫助,即是給對方更多的選擇:指定必須用某個方法,卻是企圖操縱對方。所有人都歡迎幫助,抗拒操縱。你的孩子歡迎你的幫助,但會抗拒你的操縱。

【親子教育】教孩子釋放憤怒的方法!~*

憤怒是一種強烈的情緒,會在體內堆積,導致行為失去理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罹患一些疾病。因此,不論孩子為何事因何人生氣,都需要讓他們知道如何將憤怒、不滿從心中釋放出去。

方法1:寫下反擊的話語

有一種釋放怒氣的做法是在手紙或紙巾上寫下只給自己看的憤怒反擊的話。

孩子可以在浴室的檯子上或任何能暫時獨處的地方寫下這類的話,比如: “某某,這是你把寫有‘踢我’的條子貼在我褲子後面之後,我想對你說的……”告訴孩子,既然沒有別人看到他/她寫的內容,他/她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憤怒。

不過,當孩子憤怒地寫下此類的話,甚至有些是咒駡的話、自己看著都臉紅的話時,我們要告訴孩子處理這類便條的方法之一是要撕掉它們。孩子們還喜歡用水將紙屑沖走,假想他們的敵人也被水沖走了。

方法2:進行親子練習

在家裡可以進行一種有效的親子練習。孩子和母親(父親)背靠背坐著,其中一人不受打擾地說3分鐘,傾訴想要表達的任何感情,另外一人只需以“嗯嗯” 附合。3分鐘的時間到,他(她)才能說話。雙方輪流說話,直到想要說的全部說完為止。結束時,兩人應該至少在一起說5分鐘。

方法3:投擲目標

你還可以在孩子臥室的牆上掛一個投擲板,當他/她向你或其他家人傾訴完憤怒後,還需要一段時間將體內的憤怒釋放出來,每次用飛鏢投擲目標時,他/她會繼續發洩出他/她的怒氣。能夠進行此類練習,表明孩子正在感情豐富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記住,當孩子向你傾訴憤怒之情時不要作評判,尤其是當憤怒指向你時。你的支持會告訴他/她:正確地表達憤怒會使人更有力。

對孩子來說,重要的是要知道憤怒並不是“不良”的情緒,我們的生存依賴它。當身體受到威脅時人們會生氣,當尊嚴被損害時人們會生氣,當受到不公正的對待、被侮辱或貶低時人們會生氣,當追求目標受挫時人們會生氣。生氣使我們有機會瞭解我們人格中隱藏的可愛的一面。發洩怒氣的做法是有好處的,它會使被壓抑在心底的強烈情緒釋放出來,使身體和心理都受益,並且不會傷害到其他人。

方法4:讓孩子哭出來

為人父母者大多有這樣的體驗:當孩子們還是嬰幼兒時,一聽到他們的哭聲或看到他們的淚水,我們便會沖到孩子身邊哄逗他們,這是意料之中的。研究發現,在出生後的第一年中,一哭鬧便被父母抱起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比較不易被瑣事困擾。

撫慰孩子對於我們來說的確是一件樂事。比如我們把小傢夥舉起來,將他們的頭靠在我們的脖子上,他們把小腿纏在我們的身上。因此,很自然地,當孩子們長成少年、大到我們再也舉不起來時,我們仍想用雙臂摟住他們,止住他們的淚水。但是,我們最好不要聽從於這種衝動。

孩子越大,哭泣越少。實際上,哭泣對他們是有好處的。哭泣使人體產生一種令人放鬆的化學物質,可促進體內毒素釋放,降低緊張程度,從而改善體內的生物化學環境,這是人們 “大哭”一場後常常覺得心情舒暢的一個原因。

阻止自己沖過去幫助孩子,這並非易事。但是,家長可以這樣想,哭泣是給孩子一次經歷自己感情的機會。這樣,幾分鐘之後,你只需攬著他和他在一起,輕聲對他說諸如“……這太不幸了”或“多令人失望啊”之類的話。

如果孩子沖進自己的臥室並關上了房門,這時你也不要過去安慰他/她,讓孩子自己呆一會兒。讓孩子在難過的同時學著安慰自己,這對孩子是有益的。幾分鐘後,再進去對他說一些他需要聽到的支援話語―你在這兒並不想支持他,這樣表明你並不因他的情緒波動而不快。他的身體也會因此更健康。

【親子教育】如何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

1.接受現實是走向樂觀的第一步
2.培養樂觀的性格,讓孩子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
3.讓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焦慮上,就不能發揮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倆”,實則“大本事”

【親子教育】父母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當今,最該改變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觀念。那麼,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1.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
2.擁有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動力
3.惡作劇會“惹禍”,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4.及時消除孩子的殘忍行為
5.懂得感恩,才會成長

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轉變,
我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終生受益。

【親子教育】別讓讚美產生“負”效應!~*

無疑,孩子需要讚美。但是過多、空泛而不準確的讚美,可能會帶來各種負面效果。父母如果想檢測自己的讚美是否恰當,只要觀察孩子表現就能知道。

表現1:總是等待父母讚美

情景:可哥媽媽對女兒常常讚美掛在嘴上,所以樂得可哥每天就像只小喜鵲,不時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已經做了這個”“媽媽我又做了那個”,然後期待著媽媽的誇獎。

分析:孩子已經對讚美之詞產生了依賴,她做事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向媽媽邀功。如果媽媽有一次沒有像往常那樣對她讚揚有加,就會因此而失落。

提示:父母應該適當地壓抑一下自己讚美的衝動,讓讚美變得更加可貴。當寶寶第一次獨立走路,第一次完整地背出一首唐詩,的確會讓全家歡喜一番。但如果只是一些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譬如小便前會叫媽媽,或是平穩地從沙發著陸到地面,就不必興師動眾地誇獎或讚美了。

表現2:面對讚美流露失望

情景:媽媽對文文說:我們一起玩串珠子遊戲,好嗎?文文高興極了:“好!好!”因為這是她最拿手的遊戲。果然文文很快就串好了手中的那顆珠子。“真棒呀,能那麼快串好!”然而文文卻對媽媽的讚美流露出失落的表情。

分析:也許是媽媽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所以讚美並沒有讓孩子快樂。對孩子早就學會的串珠子,媽媽還顯得很驚訝地“誇獎”他,孩子聽後能不失望嗎?

提示:父母要瞭解孩子的興趣和現有能力,以及同齡孩子的平均水準,然後在一個相當的水準上評價孩子。需要記住的是,讚美要隨著孩子的能力一起成長。

表現3:得到讚美卻有壓力

情景:社區裡,媽媽當著其他媽媽的面,讚美悠悠吃飯不但不挑食,而且吃得很快。在旁的悠悠感到壓力重重,因為他在幼稚園吃飯時總是拉在別的小朋友後面。

分析:媽媽的讚美可能不僅不準確,而且很誇張。這種言過其實的誇獎,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讓他心情沉重。而且,媽媽還當著其他媽媽的面過分地讚美他,讓他很反感,因為孩子已聽出媽媽的話不是事實。

提示:具體、恰如其分並且舉重若輕的讚美,反而會使孩子感到受肯定,又明白還要努力。同時還可以讓他懂得適當的內斂和含蓄也是一種美。

表現4:聽到讚美反而傷心

情景:那天早晨,媽媽想誇獎甯寧能自己穿衣服了,脫口說:“誰說我們甯寧不會自己穿衣服?你看穿得多好啊!就是褲子前後穿反了,哈哈,拉鍊都跑到屁股上去了……”甯寧聽後反而掉淚了。

分析:媽媽的讚美措辭有些問題,有些善意的玩笑,反而會挫傷孩子的自尊。這麼小的孩子,最好給他明確的語言,到底哪些值得褒獎,而不是這種模棱兩可的半誇獎半玩笑。

提示: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不要太糾纏於他的失誤。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本身就值得肯定,那些無傷大雅的細節就當沒有看見。

表現5:接受讚美無動於衷

情景:苗苗只要做任何一件事,都會得到媽媽的讚美:“真棒!”以至於他對媽媽這句口頭禪已無動於衷,沒有任何激勵作用。

分析:問題在於讚美太空泛,沒有實際內容;其次,千篇一律的讚美,沒有任何新意,自然孩子對它不會有感覺。

提示:讚美要多涉及細節,譬如對孩子說:“瞧你畫的月亮,邊上還有一片雲,真的很像夜晚的天空!”這會讓孩子從媽媽的讚美中瞭解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其次,要隨時提高讚美的標準,更新內容,並用不同的方式對孩子加以贊許。

讚美小技巧

借助肢體語言:如4歲的孩子自己把玩具收進箱子裡,在用語言讚美的同時,可以用手拍拍他的後背或者撫摸一下他的小腦袋,讓孩子感覺父母的愛、贊許和鼓勵。

用獎勵代讚美:與其誇孩子畫得好,不如把畫貼在房門上。

讚美時找不足:為讓讚美更客觀,在讚美的同時,用最溫和的語言給孩子再提個更好的建議,幫助孩子獲得更大的提高。

【親子教育】6個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
樹立做父母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為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
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於正視失敗
2.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視
3.對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難融入社會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總是責備孩子的失敗,孩子將會變得“無能”
6.對孩子進行誇獎,但不要過度

【親子教育】有出息孩子的12個好習慣!~*

教育歸根結底是培養習慣,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教育更多的是把上一代逐漸積累下來的那些優秀的文化積澱傳承給下一代人,它應該是很有規律的。良好的習慣是孩子所儲存的資本,會不斷的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著它的利息。

1、記憶習慣。一分鐘記憶,把記憶和時間聯繫起來,這裡還含有注意的習慣,一分鐘寫多少字,讀多少字,記多少字,時間明確的時候,注意力一定好。學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關鍵的。一定把學習的任務和時間聯繫起來,通過一分鐘的注意、記憶來培養學習習慣。

2、演講習慣。讓孩子會整理、表達自己的思想,演講時現代人應該具有的能力。

3、讀的習慣。讀中外名著或偉人傳記,與高層次的思想對話,每天讀一、兩分鐘大有好處,學生這個年齡段可塑性大,偉人的感染力、教育力無限,學生與大師為伍、與偉人為伍的時候,很多教育盡在不言中,一旦形成習慣,孩子會終生受益。

4、寫的習慣。寫日記,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一分鐘三五十個子,堅持住、寫下去,這就是決心。

5、定計劃的習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後進生毛病都出在計劃性不強,讓人家推著走,而優秀生的長處就在於自己想要什麼。所以要培養孩子定計劃的習慣。

6、預習習慣。請老師把講的時間讓出一部分,還給學生,學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預習預習。不讓學生自己學,最簡單的事情都要等著老師告訴他,這樣難以培養出好學生。

7、適應老師的習慣。從現在學會適應老師 ,長大了就會比較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社會。

8、大事做不來,小事趕快做的習慣。這也是非常要緊的一個習慣。尖子學生做尖子的事,後進學生別盲目攀比。大的目標夠不到,趕緊定小的目標,難題做不了,挑適合你的容易的題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來,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的去,下不來,富得起、窮不起。所以要讓我們的學生永不言敗。

9、自己留作業的習慣。老師留的作業不一定同事適合所有學生,如果都要求去做就是反教育。

10、錯題集的習慣。每次考完之後,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學生,如何整理錯題?扔掉的分數就不要了?這次30分下次40分,這就是偉大的成績。找到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知識點研究一下提高的辦法。整理錯題集是很多學生公認的好習慣。

11、出考試題的習慣。學生應該覺得考試不神秘。高中學生應該會出高考試題,初中學生應該會出中考試題。

12、篩選材料,總結的習慣。學生要學會根據自己實際,選擇學習資料,並不斷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經驗。

十二個學習習慣,會讓學生以學習為快樂。這快樂要建立在養成這些良好習慣的基礎上。

【親子教育】讓孩子擁有幸福童年18條!~*

1、也許你有很多夢想沒有機會實現,別讓孩子代替你實現,記著,那是你的夢想,不是孩子的夢想。

2、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3、小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們之間的問題讓她們自己去解決。

4、耐心陪孩子玩遊戲,即使你真的認為他的遊戲內容很無聊。

5、試試和孩子一起輪流朗讀一本經典的故事。

6、每個月帶孩子逛一次書店,每次兩小時以上。

7、讓孩子付出一點努力或等待才滿足他的願望,這樣他才容易學會珍惜。

8、除了讚美,要有懲罰,不過懲罰教育不等於簡單的棍棒教育。

9、當他耍賴時,絕不妥協。

10、記住父母的弱點是,孩子越大,我們越是絮絮叨叨他的缺點,請一直用他剛出生是的眼光去欣賞他。

11、別害怕電腦,沉迷於電視的人遠多於電腦,請讓孩子遠離電視珍愛生命。

12、最遲從小學開始,一定要分點家務給他做。

13、一開始別太在乎孩子成績,要關心他是否喜歡學校。

14、別上奧數,那裡最擅長用培養天才的口號折騰普通人。

15、下棋,游泳,騎自行車,打升級,K歌,這些普通人都愛玩的項目可以早點教會他。

16、為他培養一種終生受用的興趣,不論是高雅還是通俗,不論是大眾還是小眾,音樂,美術,文學,寫作,集郵,手工,這些都很好,但請不要僅僅為了考級或升學去學。

17、讓他堅持一樣大家都能參與的體育活動,羽毛球,乒乓球,籃球,足球,排球都好。

18、愛他,也要一樣愛他的爸爸(媽媽),永遠。他會記住的也學會愛他的愛人和孩子。

【親子教育】父母需掌握讓孩子快樂的六秘笈!~*

快樂是智力的加速器,笑容是孩子快樂心情的流露。為了讓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自信、燦爛的笑容,家長們必須掌握以下6大秘笈

top1 與孩子及時溝通感情

孩子的世界需要家長細心地關注。在家長快樂的導向之下,孩子的心靈其實很容易獲得快樂。比如,可以在每一天結束的時候,家長幫助孩子回憶一些快樂的事情,那麼他就會以更多的自信和喜悅迎接新的一天。

top2 別“壓制”孩子的快樂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需要帶著童真的想像力盡情玩耍,他們喜歡抓蟲、捏泥巴、看螞蟻搬家——這些按照他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動,更能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快樂。讓孩子笑出聲來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不要把感情放在心裡,高興時就大聲笑出來,對家長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處。那麼,就讓家中充滿笑聲,並記得經常給孩子一個擁抱。

top4 及時表揚孩子

家長一定要學會欣賞孩子,帶著與他一樣的興趣做他喜歡的事,而不是敷衍。並且在他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時,適時給予表揚。如果孩子的熱情能通過家長的分享和肯定轉化成良好的自尊和自信,這些品質對他一生都是最寶貴的。

top5 教導孩子關愛他人

儘量給孩子提供關心、幫助他人的機會。如讓他把家裡的舊玩具收集起來送給需要的小朋友、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讓他們明白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關心,懂得分享。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孩子既發揚了一種美德,也能享受到意外的快樂。

top6 別對孩子“逼人太甚”

孩子畢竟只是孩子,不能承受批評和責駡之重。如果家長總是對孩子表示不滿和批評,甚至拳腳相加,必然會傷害孩子的自尊,使他失去自信。即使孩子有什麼過錯,家長也都應該“無條件地”原諒。

【親子教育】影響孩子一生的六種好性格!~*

(一)安靜專注
不能安靜專注的人難以成就大事,活潑的內在表現就是安靜。而專注的孩子,即使是玩也能玩得專心,全身心地投入在玩耍中,得到最大的快樂和收穫。而不能專注的孩子,該靜靜不下來,注意分散,“玩野”之後到小學再去糾正就很困難了,智力發展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二)快樂活潑
快樂的孩子愛笑不愛哭,無憂無慮。而活潑並不只是好動,更不等同於吵鬧。活潑的孩子有6個表現:
表情活潑:臉部表情豐富生動,看得出微笑、高興、著急等情緒,可跟大人開玩笑;
嘴巴活潑:表達、吐詞清晰,喜歡講故事見聞、猜謎語、說繞口令等;
感知活潑:見過的、聽過的、做過的記得快,認顏色、形狀、方向都很清楚;
雙手活潑:會勞動,會做手工,飼養小動物、種花種草等,手很靈巧;
身體活潑:表現在能歌善舞,愛做遊戲、愛運動等;
思想活潑:喜歡提問、討論、爭論、識字和讀書等。


(三)勤勞善良
從小會勞動的人以勞動為樂,也會關心人。大人回到家,孩子幫你拿拖鞋,你的鼓勵“寶寶真乖、真能幹”是對他最好的肯定。從小關心家人和周圍的人,這樣的孩子一定是個道德高尚的人。

(四)獨立精神
孩子的獨立性格應該表現在從小自己會睡、會坐、會玩;1歲以後可自己吃飯,吃得好、吃得快;會走之後,能夠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父母的字典裡沒有“催”字。如果一個連吃飯都要家長七八遍催促、沒有責任感的人,以後上學、找工作等都會依賴人,何談成材

(五)勇敢自信
嬰幼兒的勇敢自信主要表現在不怕黑暗、鬼怪、孤獨、小動物、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等。如果孩子感覺到自己很可愛,即使只是潛意識的感覺,也會有自信情感的流露,這與驕傲、沒禮貌、不友好的性格完全是兩碼事,不可混為一談。

(六)創造精神
表現在對新奇的事情愛看、愛聽、愛摸、愛做、愛問、愛記;喜歡自己動手,想辦法玩耍,搞小發明等;家長特別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求異、逆向和發散思維。性格的培養是有規律的,不靠督促、說教和打罵,而是靠不露痕跡的“潛教育”,包括環境育人、行為育人、愛的教育和各種形式的積極暗示和資訊誘導等。

【親子教育】應該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長!~*

任何替代孩子成長的企圖,最終都會在孩子的身上產生負面效應。孩子學不到,會依賴和缺乏自信。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不到該學的東西,長大後要付出很大的痛苦代價。

父母代孩子做孩子該做的事,不會得到孩子的尊敬。愛依賴的孩子只會對父母抱怨及挑剔。

鼓勵和引導孩子做他自己的事,是最有效幫助孩子成長的方法。這樣,孩子才能夠成長得有能力和可以照顧自己。

孩子的自發性、積極態度、自律,都與這點有關,因為這些都需要從"自己做自己事"中培養出來。

Tuesday, September 4, 2012

【親子教育】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八大錯誤的方式!~*

如果你的孩子學習能力、道德水準、社會交往都特別優秀,你對孩子的未來一點憂慮都沒有,如果你能完全做到這一點,那麼才能說你的家教是合格的。如果你還沒有做到這一點,這說明你一定有某些方面做得不合格,就要想辦法做出如下改變:決心拋棄以下八種家教方法

1.嘮叨式:很多孩子說,一聽父母嘮叨他就煩。做父母的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間對方老嘮叨,那你們煩不煩?因此,嘮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2.數落式:有的嘮叨式同時就是數落式。總是數落孩子,你怎麼不用功啊?你怎麼樣啊?總是在那兒數落。數落比嘮叨更惡性,因為數落常常有譴責性質。數落式家教往往破壞孩子的學習狀態,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給壓制住了。

3.訓斥、打罵式:訓斥打罵都可能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其結果不僅不會使孩子成績提高,而且會使孩子更加厭學,甚至翹課。

4.達標式:規定孩子下次考試平均成績必須達到多少分,要進入前幾名,這叫達標式。達標式也是傷害孩子積極性的一種家教方式。先給孩子制定了一個標準,使孩子心理上特別緊張,擔心達不了標。而孩子往往是越擔心越達不到標,因為心理上的壓力使他很難自由發揮,也很難發揮出應有水準。

5.疲勞式:學校搞題海戰術,家長再增加學習時間、學習題目,這就是疲勞式教育。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超負荷學習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傷害,最終只能是欲速不達。

6.包辦、陪讀式:對於孩子的學習,家長都替他操心,問長問短,沒完沒了地輔導,一天到晚陪著孩子學習。這也是錯誤的方法。

7.催促式:“你該做作業了。你該複習了。”這樣的催促如果孩子聽煩了,他們可能會說:我本來想學,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學了。

8.愁眉苦臉式:父母的面孔對孩子是有很大的影響的。一個孩子回到家裡,如果面對的是一張數落自己的臉,一張嘮叨的臉,一張訓斥的臉,一張打罵的臉,一張愁眉苦臉的臉,一張拉長的臉,一張催促的臉,孩子就會從根本上失去在家庭中學習的樂趣。

家長的微笑和常識勝過一切

很多家長會有這種體會:孩子對你的一句讚賞常常十分感動。你用微笑與孩子交流,孩子的心情就會舒暢;你用欣賞的目光注視著孩子,孩子就會充滿信心和力量。

當然,微笑面對孩子,並不是對孩子放任自流。微笑面對孩子,就是重在培育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就是以一種最美好的態度來關心、支持和鼓勵孩子的學習,給孩子以最大的學習動力。

【親子教育】如果愛你的孩子,請務必告訴你的孩子!~*

1.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短褲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
3.生命第一,財產第二;
4.小秘密要告訴媽媽;
5.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與陌生人說話;
7.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傢俱;
8.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壞人的秘密;
10.壞人可以騙。

【親子教育】請父母告訴你的上學孩子!~*

1. 總是稱呼老師職位或尊姓。
2. 按時或稍提前到課堂。
3. 提問時舉手。
4. 可以在你的座位上與老師講話。
5. 缺席時必須補上所缺課業。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6. 如果因緊急事情離開學校,事先告訴你的老師並索取耽誤的功課。
7. 所有作業必須是你自己完成的。
8. 考試不許作弊。
9. 如果你聽課有困難,可以約見老師尋求幫助,老師會高興地幫助你。
10. 任何缺勤或遲到,需要出示家長寫的請假條。
11. 惟一可以允許的缺勤理由是個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節日。
12. 當老師提問且沒有指定某一學生回答時,知道答案的都應該舉手。

【親子教育】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愈大愈難與他們溝通。其實,父母如能不以強者的權威壓制孩子,往往會得到孩子相對的友善。同時,“沉默”也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可以避免衝突時的言語傷害,可以使你冷靜下來,重新去思考,這對維持親子間的良好關係有一定的幫助。因此,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應掌握以下技巧。

多用讚美之詞和身體語言。必須讓孩子知道,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你們都是愛他、支持他的。不管他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或許你並不接納他的行為,但依然關愛他。有時只要簡單的一句話“很好”“真是我的好孩子”“我也這樣想”等,就能讓孩子覺得受到了你們的認同。

語氣應溫和,態度要友善。父母應避免用高昂、尖銳並帶有威嚇的聲音對孩子說話,盡可能以微笑、歡快、平和的語氣說話,顯示出友善和冷靜的態度。此外,在傾聽孩子說話時,還須注意以下幾點。

不急於作出評價。即使孩子的看法與大人不同,也要允許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應考慮到孩子的理解能力,舉出適當的事例來支援自己的觀點,並詳細地分析雙方的意見。父母不壓制孩子的思想,尊重孩子的感覺,孩子自然會敬重父母。

分享孩子的感受。無論孩子是向你們報喜還是訴苦,你們最好暫停手邊的工作,靜心傾聽。若邊工作邊聽,也要及時作出反應,表示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倘若只是敷衍了事,孩子得不到積極的回應,日後也就懶得再與大人交流和分享感受了。

領會孩子的話意。嬰幼兒在不開心、不滿意時,就會直接用啼哭來表示。逐漸長大後,孩子也知道哭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當他不快、疑慮時,往往將自己的感覺隱藏起來。再說孩子的語言能力尚未發展完善,不能以恰當的語句表達心中的想法。比如,當孩子生病時他會對你說:“媽媽,我最恨醫生”,此時你應順著他問:“他做了什麼事讓你恨他?”孩子若說類似於這樣的話:“他總是要給人打針,要人吃苦藥水”,你可以表示理解地回答他:“因為要打針吃藥,你覺得很不好受,對嗎?”這樣,孩子的緊張心理會得以緩解。

理解孩子的情緒。有時孩子也不清楚自己的情感反應,倘若大人能夠表示出理解和接納,他會有進一步的認識。譬如,當孩子知道奶奶買了玩具送給小表妹作生日禮物的時候,他吵著也要,此時大人應解釋道:“你感到不公平,但要知道這是給妹妹的生日禮物,你生日時奶奶也會給你禮物的”。通過這番對話,能説明孩子瞭解自己,瞭解社會,從而變得通情達理。

掌握溝通技巧,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不但可以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
而且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親子教育】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錢財!~*

1.孩子越早接觸和學會使用零花錢,長大後就越容易賺到錢
2.正確處理孩子的壓歲錢
3.養成儲蓄的習慣,讓孩子終生受益
4.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
5.糾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親子教育】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第一步 養成感恩的習慣
將感恩習慣的養成教育滲透於日常生活之中。讓孩子從小就浸潤在感恩的環境裡,真心感受。父母要從自身做起,做好示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如媽媽幫爸爸做事時,爸爸要大聲地對媽媽說“謝謝。在這種氛圍中,孩子耳濡目染,漸漸接受這種最基本的禮儀,也學會向父母道謝,將感恩內化於人格之中。

第二步 利用各種節日
充分利用各種節日作為感恩教育的載體。如:春節時要教孩子熱情接受爺爺、奶奶及其他親屬送給他的禮物,並表示感謝,不管價錢多少,回到家裡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教師節,讓孩子親手製作賀卡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美好祝願;父親節和母親節,給爸爸媽媽說幾句感謝的話語,不一定感謝爸爸媽媽給他們幫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達生活中感覺很幸福的一點一滴。

第三步讓孩子學會給予
偶爾“示弱”,讓孩子為父母做些事。比如假裝拿不動衣服,讓孩子幫忙拿一兩件;假裝累了,請孩子倒杯水給爸媽喝……讓孩子學會給予,懂得父母和別人的給予與幫助是一種“恩惠”,而不是理所當然或者欠他的。

第四步“計較”孩子的付出
孩子沒有親吻父母,沒有分一口好吃的給父母,沒有記住父母的一個小要求,這都是父母必須“計較”的小事。別讓孩子覺得父母對他一無所求,他根本不需要為父母做什麼。
可這不等於我們就也應跟孩子一樣隨和、大度。否則,孩子會覺得你對他一無所求,他根本不需要為你做什麼。要讓孩子懂得索取是要付出的,不能無條件地進行索取。

第五步 讓孩子在對比中學會感恩
帶孩子到孤兒院或傷殘醫院參觀,還可以鼓勵、組織孩子與貧困地區的孩子結對交友等,讓孩子在對比中體會過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會珍惜的東西,改變孩子的冷漠,從而引發他的慈悲心、惜福心和感恩心。

第六步 賞識孩子
孩子非常自我的另一重要原因還在於:當他偶然做了件好事時,由於操作不夠熟練而做得不盡人意,或者事情太細小而只得到了句父母言不由衷的“謝謝”。如果父母在孩子做了件好事後,不管他是主動還是被動做的,不管他做得是否令人滿意,都能發自肺腑地感謝他、讚揚他,那麼孩子定會大受鼓舞。不管孩子為你做了什麼,都要讓孩子覺得“幸虧有我出手幫助,事情才會這麼順利”。父母由衷的肯定才是孩子關心他人的動力。

從小培養孩子感恩分享,這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健康的心態。在家庭裡父母對子女之愛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互動的。做子女不僅接受來自父母之愛,更應懂得愛的回饋和回報。只有學會分享和感恩,將來在學校裡、社會上,才能更好地與周圍人相處和合作。

【親子教育】父母教育讓孩子將來擁有更強的生存力~*

孩子哭鬧或感覺沮喪、生氣、失望、害怕時,恐怕沒有哪個父母會無動於衷。可是如果孩子每次情緒不好的時候,父母都用逗他開心或者轉移注意力的方式,這恐怕會給孩子傳遞一個錯誤的資訊:不開心是不對的,而且讓孩子永遠保持高興的狀態也不現實。

一個真正心理健康的人並不是在難過的時候可以微笑,而是可以感覺到自己不良情緒,並有能力和這些情緒和平相處的人。

我們本能地希望孩子遠離疾病、傷害、壓力和各種不安全因素,但內心卻非常清楚,要讓孩子將來擁有更強的生存能力,我們必須抑制自己過強的保護本能。

【親子教育】你叱責孩子嗎?叱責要講究技巧!~*

叱責確實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方法。
有句俗話:“不罵,孩子就不曉得厲害。
但是怎樣責駡卻大有學問。

責駡並不一定能使孩子變好
不恰當的叱責還可能使孩子變壞
叱責不當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要求孩子聽話應該說出理由
對孩子的問題不要嫌麻煩
要學會和孩子共同討論
要讓孩子敢於說出不同的意見
不能強迫孩子讀書
應該允許孩子失敗
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願做的事
孩子需要贊許、表揚和鼓勵
糖果和鼓勵
遊戲與玩具
責駡一定要說明理由
不要一味地催促
責駡無妨,但不可暴怒
責駡時不要揭短
不要多講孩子的缺點
不要威脅和埋怨
不要諷刺孩子
責駡並不一定能使孩子變好

簡單、粗暴的叱責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關懷;反而易引起孩子的反抗。這種叛逆心理一旦形成就會造成父母和子女間的隔閡和衝突。

如果父母首先就把自己孩子的才能否定了,孩子當然就會無所依靠,而喪失信心,結果什麼都不想做。還有一種諷刺話也是不能說的。這就是有的孩子本來對父母依賴性很大,讀書做功課都要父母催,做事要父母喊。後來孩子由於某種原因,改變了。自動念書做功課,而且還自動幫助母親打掃。於是母親覺得很驚訝,不自覺他說了一兩句:“今天怎麼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母親說這種話原是表示對孩子進步的高興。只是有些意外,所以說了這種帶有刺兒的話。不過,這種諷刺話,即使是開玩笑,也不要說為好。因為它同樣可能傷害孩子的自尊。俗話說得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親子教育】教你十招不為孩子生氣!~*

孩子,有時也被叫做頑童,他既有天使般可愛的一面,又有頑劣淘氣的一面。做爸爸媽媽的很少有不曾被孩子激怒的。那麼,有沒有一些可以讓我們心平氣和的好建議呢?

1、給孩子選擇的機會。有了選擇權,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即使他不想做你正要他做的事情,只因為你給了選擇,他只好勉強選擇一種了。比如:“你是去洗澡還是去睡覺?”

2、找尋其他出路。當孩子正想做的一件事情會引起麻煩時,不要直接說不可以,給他提另一個建議,一個足以讓他去做另一件事的理由,就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了。

3、聽聽孩子的心裡話。當你氣極的時候,試著冷靜下來,問問孩子的感覺,或許你可以發現孩子是情有可原的。

4、和孩子講道理。教育如果融入實際的情景中,效果可能會更好。有些道理可能你平時一直在對孩子說,但是,在具體發生某件事的時候,和孩子再說一遍道理,可能孩子更聽得進,記得住。

5、給孩子嘗嘗苦頭。在無大礙的前提下,讓孩子體驗一下自己行為造成的惡果,可能孩子更容易明白自己錯了。比如,孩子不肯吃飯,那就別勉強他,收拾碗筷去吧,孩子自會有餓的時候。那時,你再告訴他:“是你自己不要吃的,我們都已經吃好了。”餓他一陣子,再給他吃飯,他就能記住教訓了。

6、幽默一下。幽默既能讓自己不生氣,又能化解孩子的反抗情緒。比如,孩子不肯洗手,你可以說:“我們來試試看,你給我洗,我給你洗,看看誰洗得好。”

7、協商討論。和孩子談談條件,各退一步,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孩子玩積木不肯睡覺,你可以和他商量,再搭三座城堡我們就上床,一般孩子是能夠接受的。

8、稍稍讓步。讓步的方法只能偶爾為之。比如孩子想睡覺不肯刷牙,可以稍作通融,“今天你這麼累就不刷了,明天可一定要刷的噢。”

9、離開現場。極度憤怒時,是無法理智處理問題的。此時,離開現場,轉移情緒,做做其他事情,暫時不去想剛才的事情。等平靜以後再處理。

10、修正你的願望。一般父母的發怒,都是因為對孩子期望太高的緣故。試著想想,孩子還小呢,這些錯誤都是正常的。只要自己不苛求了,問題就不那麼嚴重了。

【親子教育】影響你孩子學習成績的十個壞習慣!~*

習慣是經過反復練習形成的特點,好的習慣會帶來好的結果,而壞的習慣只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很多時候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也是由於一些壞的習慣而造成的。

一 學習無計畫
學習上不明白自己要做什麼,該做什麼總是讓老師和家長在後面推著屁股做。凡事預則利,不預則廢。成績好的學生一般計劃性都很強,學年有學年的總目標學期有學期的規劃,每週有每週的計畫,每日有每日的任務。

二 學習不定時
學習時間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學習時間無法保證,學習完全憑自己情緒,情緒好的時候,可以學到深夜,情緒不好的時候就什麼都做不來。知識是靠日積月累起來的,一個人不可能在極短時間內把大量的學習內容輸入到大腦裡去,饑一頓飽一頓,三天打魚二天曬網,只能事半功倍。

三 學習不定量
每天該學習的任務沒有完成,喜歡搞集中複習,臨急抱佛腳,每天該記的內容他欠帳,該做的作業他欠帳,該複習的東西他也欠帳。想較好地掌握知識,必須靠每天的積累。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的飛躍。靠集中積累的知識,不但數量少,而且品質差,經不起嚴格的考驗。

四 學習馬馬虎虎
上課時忘記帶課本和學習用具,抄寫中明明是“b”卻變成了“d”,作業經常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而且字跡潦草,錯誤率高。考試時草稿紙上明明做對了,可就是忘記寫到試卷上去。
馬虎在孩子中間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通病。如果家長不注意,不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五 學習時一心二用
上課精神經常溜號,甚至做一些毫無相干的事,自習課時常沉迷於空想,或者東翻西看,浪費時間,做作業或複習時常做些小動作,一邊聽歌一邊寫文章、算題,哪裡說話哪裡搭上一翻。專心致志是學生必須養成的學習習慣,一般人都不可能同時高品質做好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事,正所謂: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六 不懂的東西也不問
雖然學習上有很多沒有搞懂的問題,但過於害羞,也不敢問老師,太愛面子,為懂也裝懂,不會的東西從來不會向別人請教。學習上心裡沒數,自己都搞不清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似乎什麼都懂一點,但又不完全掌握。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提高自己,不斷完善自己知識的過程。

七 有錯不改
作業本發回到手裡,雖然上面有很多老師的改正,可極少放在心裡。測驗題和考試卷基本上是看看分數,便扔到一邊,從不認真去分析原因,檢查和改正錯誤。學習是一個積累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補漏洞的過程。一門課程,你的知識漏洞越少,證明你學得越好,考試時的成績也會提高。那些考試時出差錯的地方,往往是你漏洞最大的地方。而這些就要家長督促孩子要經常看這些題目,時間長了,漏洞也就會補上。

八 課前不預習
即使老師有要求,也很少去預習第二天要學的內容,上課時只帶一雙耳朵,連最簡單的東西都要老師告訴他。預習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要求,學生在上課前沒有預習,聽課時就會對老師所講內容理解和把握就會大打折扣。

九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課堂上思想開小差,分神,小動作多,坐不穩,愛說話,快到下課時就聽不進去了,心思早就在課後的娛樂之中。課堂45分鐘對孩子的學習好重要,老師是孩子的指路人,如果課堂學習的重點,難點搞不明白,課後他花多幾倍時間都未必能補上。

十 不複習就做作業
做作業前不看書,不看參考資料,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學的內容,作業拿過來就做,做完就萬事大吉。作業是每個學生必須要獨立完成的任務,目的是讓學生正確地理解,熟練地記憶所學的生詞,語法,定義,定理和公式等,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如果孩子不求甚解地完成作業,根本就起不到這些作用。。。。。。

【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大忌之過度教育!~*

現代家庭已把家庭教育看成家政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家庭教育的方式也有正誤之別,我們認為,對兒童危害甚大的方式之一是“過度教育”。這主要表現為“五過”:

其一是過多干涉:好奇和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其間難免會有些出格的地方。對此不可過多地加以限制,否則不僅束縛了孩子的個性發展,而且對智力發育會有不良影響。在過多干涉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多半膽小怕事、性格孤僻,環境適應性較差。

其二是過分強調早期教育:急功近利、揠苗助長的教育只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而完全無益于孩子的身心發展。早期教育的確是不可忽視,但是同時也要注意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個體的差異和全面和諧的發展。早期教育也必須尊重孩子的個性,不能搞那種千篇一律的神童式教育。

其三是過分保護:現代家庭中由於子女較少,大多數還是獨生孩子,因而家長十分寵愛,千方百計滿足孩子一切要求,什麼事情都一手包辦。在這種環境裡長大的孩子心中唯有自我,不會考慮別人,缺乏對家庭、社會的責任感,自理能力差,難以適應他所生活的社會。

其四是過度期望:許多父母對子女抱太大希望,常常自覺不自覺地給孩子施加壓力,強迫孩子在小小的年紀就去學這學那。結果,許多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惡情緒,有的還嚴重影響到身心健康。“望子成龍”是許多人的美好願望,這本無可厚非。但必須明白不是每個人都成得了“龍”的,不能過分苛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孩子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其五是過分處罰:獎與罰,都是需要的。問題在於,罰而至於打罵,就會適得其反。打罵的結果往往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限制了孩子獨立性和創造性的發展,久而久之容易引起孩子個性和行為的改變,使有的孩子變得懦弱、膽小,有的則變得固執、蠻橫。

以上所列舉的五種過度教育顯然是不可取的。但是,反對過度教育並不等於放棄教育。所謂過度是指不切實際、不科學的、不全面的教育方式,其核心是缺乏對孩子主體地位的認識。他們不懂得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給孩子自我選擇的機會。而正確的、積極的、健康的教育,對孩子來說卻是必須的,是每一位父母的責任。

【親子教育】與父母之間的溝通秘笈!~*

招式一:主動交流。每天找一點時間,比如飯前或飯後,和爸爸媽媽主動談談自己的學校、老師和朋友,高興的事或不高興的事,與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樂。

招式二:創造機會。每週至少跟爸媽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飯、打球、逛街、看電視。邊做事情、邊交流。

招式三:認真傾聽。當被父母批評或責駡時,不要著急反駁,試著平心靜氣地先聽完父母的想法,說不定你會瞭解父母大發雷霆背後的理由。

招式四:主動道歉。如果你做得不對,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動道歉,往往會得到父母的理解。

招式五:善於體諒。可能錯不在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去爭辯。也許父母過於勞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煩。換個時間和地點,再與父母溝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招式六:
控制情緒。與父母溝通不良時,不隨意發脾氣、頂嘴,避免不小心說出或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想要動怒時,可以深呼吸、離開一會,或用涼水先洗把臉。

招式七:承擔責任。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主動分擔家庭的一些責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窗、等。趁機還可以跟老爸老媽聊聊天。

招式八:討論問題,達成協議。學會遇事多與父母討論,並就如何行動達成協議。例如父母會擔心子女沉迷電腦而荒廢學業,如果能就玩電腦的時間和學業的平衡做出討論和達成協議,問題和分歧便能解決了。

【親子教育】和孩子溝通七大技巧和方式!~*

1、把自己變成孩子,和孩子融成一片。在和孩子進行交流時,很多家長喜歡用訓斥和居高臨下的態度去對待幼兒,孩子在家裡沒有玩伴,這會讓孩子心裡對父母產生一種距離感和恐懼感,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怎麼會敢和爸爸媽媽進行溝通,或對爸爸媽媽提出問題呢?

2、和孩子密切相處,瞭解孩子的想法和喜好。溝通最主要的一個方式就是聊天,爸爸媽媽們要騰出時間和孩子相處,密切觀察孩子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瞭解他最近是否遇到苦惱的問題,然後就孩子的想法和喜好尋找話題進行交流,這樣會激發孩子和父母交談的興趣,促進親子關係。

3、學會傾聽孩子,學會向孩子傾訴。現在很多文章都在引導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但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家長要學會向孩子傾訴。溝通是互動的,是雙方面的。如果家長只一味傾聽孩子的想法,那你的孩子就可能會變成一個隻喜歡吐苦水,尋求別人幫助卻不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幫助別人的人了。

4、體會孩子的感受。當孩子的玩具壞時,或當孩子和小夥伴鬧彆扭時,孩子會難過上好半天,如果家長認為:小孩嘛,很快就會忘記的。或者就只會一味和孩子說:“沒關係的,要堅強點。”類似這樣硬邦邦的安慰,孩子會覺得你根本體會不到他的難過,久而久之,他遇到困難時就不會和你說,而是一個人憋在心裡了。如果父母改成說:“我也很難過,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這件事情好嘛?”相信你的孩子會很願意和你溝通的。

5、瞭解孩子的潛能,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合理。每個孩子都擁有獨特的資質和潛能,如果想讓你的孩子有良好的發展,那麼現在開始先停止按你的喜好來為孩子選擇學習的內容,停止逼迫孩子進行一些活動。瞭解來自與觀察,例如:孩子對音樂聲特別敏感,聽到音樂聲就特別興奮,平時能模仿不同的聲音,對音階的掌握很準確,喜歡各種樂器,那麼表明你的孩子在音樂方面有很大潛能,可以和孩子進行商量讓他參加音樂類的學習。

6、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 0~6歲的孩子都是好奇寶寶,他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可能是他們細想火花的一次閃現,如果家長隨意對待,敷衍了事或者信口雌黃,那麼你可能扼殺了孩子一次具有創造性的想法或把孩子引到了一個錯誤的方向上。家長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要有耐心,認真回答。在方式上不可運用生搬硬套理論解說或成人化口語,儘量採用擬人化或童話式的方法給孩子講解,符合孩子“泛靈”的特點。

7、避免對孩子使用命令的口氣。家長在和幼兒說話時儘量避免用“我警告你……”,“你馬上給我……”,“你怎麼那麼笨……”,“我不允許……” 等具有威脅、命令、責備、拒絕等用語。也許你一時控制不住自己說出的一句話,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重大的影響。當你很生氣時,一定要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去和孩子進行交談,因為人生氣的時候是會失去理智的,不要讓不理智的情緒控制住你的語言。

【親子教育】跟孩子“說理”要講技巧!~*

循循善誘,充分說理,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說理不僅需要有耐心,還應結合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徵,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技巧。

1、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對孩子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在此基礎上再對孩子的過錯予以糾正,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反之只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2、所講的道理要“合理”
跟孩子講的道理應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說,也不能苛求孩子。信口胡說,孩子是不會服氣的。大人的要求過分苛刻,孩子是辦不到的。

3、給孩子申辯的機會
跟孩子說理時,大人應給予孩子申辯的機會。應該明白,申辯並非強詞奪理,而是讓孩子把事情講清楚講明白。給孩子申辯的機會,孩子才會更加理解你所講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4、要瞭解孩子的情緒狀況
跟孩子講理,要充分瞭解孩子的情緒狀況,在其情緒較好時,對其進行教育,孩子比較容易接受。若在孩子情緒低落時跟他說理,是不會奏效的。

【親子教育】孩子最反感父母嘮叨等五大行為!~*

NO.1 嘮叨
說到對父母的反感,幾乎所有孩子都選擇了嘮叨。“很多話講一遍就夠了,但他們總是嘮嘮叨叨,沒完沒了。雖然我們也知道他們是為了督促自己,但次數一多,心裡就煩。”學生們爭先恐後地數落自己的家長,像在開控訴大會。孩子們對嘮叨如此反感,這是為什麼呢?
父母嘮叨總是批評抱怨的多,孩子當然不愛聽,甚至會感到厭煩。作為家長,要時時提醒自己,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尊重孩子,以孩子能接受的談話指導孩子,這樣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NO.2 脾氣暴躁
一個學生說:真不知道我爸爸的脾氣為什麼那麼差,我在家裡,只要他看不順眼,不問青紅皂白逮住就大吵大罵,根本就不許我解釋。孩子是如此不喜歡脾氣暴躁、方法簡單的家長。家長應加強自我修養,不要為一丁點小事大動肝火,更不要拿孩子作為發火的對象。當孩子需要提醒、教育時,家長也要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

NO.3 愛拿自己和別人比較
這部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他們老拿別人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孩子的缺點做比較,其目的當然是為了激勵孩子,但這樣反而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成長帶來嚴重的心理陰影。聽慣了負面的評價,他哪裡還有成功的欲望?
家長必須克服埋怨、指責和拿其他孩子的優點與自己孩子缺點比較的壞習慣,對孩子多些正面的指導和評價,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NO.4 過分限制自由
一個學生講:自己的媽媽每天早晨都要逼自己喝牛奶,他們簡直把自己當3歲的孩子對待。一次他和幾個同學約好了去社區做義工,但媽媽就是不讓,說會影響學習,這讓他非常生氣。
對待孩子要充分尊重,少採取命令式,多些協商,讓孩子在平等寬鬆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健全人格的建立。

NO.5 除了學習別的都不關心
有學生說:有一次我和爸爸聊足球,沒說幾句,爸爸就開始教育我,說‘你要是不努力學習,將來找不到工作,可能連一張足球比賽的門票也買不起’,這樣怎麼和他交流呀!這類家長只要求孩子成績好,除此之外一切事情都可以忽略。這種急功近利的教育方法是註定要失敗的。

【親子教育】批評孩子應注意掌握哪些技巧!~*

當孩子犯有過錯時,父母往往一味責備孩子,甚至打孩子,一點不講批評技巧,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那麼,父母批評孩子時,應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一是低聲
父母應以低於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低而有力”的聲音,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你說的話,這種低聲的“冷處理”,往往比大聲訓斥的效果要好。

二是沉默
孩子一旦做錯了事,總擔心父母會責備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對批評和自己所犯過錯也就不以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會緊張,會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

三是暗示
孩子犯有過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氣和地啟發孩子,不直接批評他的過失,孩子會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願意接受父母的批評和教育,而且這樣做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四是換個立場
當孩子惹了麻煩遭到父母的責駡時,往往會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責駡。此時最有效的方法,是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係時,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個人,你會怎麼解釋”這就會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別人,該說些什麼”,這會使大部分孩子發現自己也有過錯,並會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責任嫁禍他人的錯誤。

五是適時適度
孩子的時間觀念比較差,昨天發生的事,仿佛已經過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剛犯的錯誤轉眼就忘了。因此,父母批評孩子要趁熱打鐵,不能拖拉,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

【親子教育】表揚孩子的四大技巧!~*

1.不要吝嗇你的表揚
尤其是對年齡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認為沒有幾件事是值得表揚的。其實,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簡單”的事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習慣和驚天動地的成績也是由這些“簡單”的行為累積成的。因此只要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增強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給予表揚,年齡愈小表揚愈多,隨年齡的增長逐漸提高表揚的標準。

2.對應表揚的行為要及時表揚
否則,孩子會弄不清楚為什麼受到了表揚,因而對這個表揚不會有什麼印象,更提不到強化好的行為了。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關係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年齡越小,越是如此。

3.表揚要具體
表揚得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書後,自己把書放回原處,擺放整齊。如果這時家長只是說:“你今天表現得不錯。”表揚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因為孩子不明白“不錯”指什麼。你不妨說:“你自己把書收拾這麼整齊,我真高興!”一些泛泛地表揚,如“你真聰明”、“你真棒”雖然暫時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裡,為什麼受表揚,且容易養成驕傲、聽不得半點批評的壞習慣。

4.表揚不僅要看結果,還要看過程
孩子常好心辦“壞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幹”,吃完飯後自己去涮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這時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批評,孩子也許就不敢嘗試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長冷靜下來說:“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廚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鬆了,不僅喜歡自己的事自己做,還會非常樂意幫你去幹其它家務。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揚,再幫他分析造成“壞事”的原因,並告訴他如何改進,這樣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親子教育】父母對孩子的期望!~*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父母們能做的就是引導他在成長路上自己去思考和做準備。在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時期,父母都不必強求他非得上什麼大學,那不過是他實現更長遠目標的一個小小座標,相信在父母培養下,懂得獨立思考的兒子自己會給自己尋找到合適的座標的,就算坐歪了,父母們也要鼓勵他在下一個座標去修正。

不管他那時候是想純粹的做學問,還是立志從商,還是從政在社會大眾那裡尋求實現抱負,或者只不過想過種菊東籬下一般的閒散人生,父母都絕對尊重他,只要他是深思後的決定,是靠他自己去做到,不要父母養不要啃老,那是他的人生,他必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此外,父母們還要特別注意,要避免用名或者利去要求和誘導孩子。一個人要為理想而在人生路上求索,並在求索路上不斷完善和修正自己的理想,正己修身,內心才會強大,人生才會豐滿,名和利不過是奮鬥過程中帶來的副產品,而絕對不應該也不可以成為一個人追求的目標,一個為名利而奮鬥的人,內心勢必慢慢荒蕪,遲早會在其中迷失掉自己。

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光有規劃和主見還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堅持不懈的執行力,這一點也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所以,父母必須努力,父母的堅持就是孩子的堅持,父母的學習就是孩子的學習,父母的引導就是為孩子的幸福在努力!

【親子教育】告訴你的孩子這些話!~*

1.知足。誰不知足,誰就不會幸福。
2.寬容。當你的愛心大於怨恨心的時候,會自動產生。
3.助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親子教育】如何獲得孩子尊重的三個秘訣!~*

一、多商量,少命令。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了?”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再比如請孩子給父母做一件事情,可以這樣說:“你能幫我把那件衣服拿來一下嗎?”而不要說“把那件衣服給我遞來。”如果孩子幫你做了,你還要記得說一聲“謝謝”。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心情會很愉快,而且也很願意聽父母的話。

二、多引導,少訓斥。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對待成人一樣,不要有一點錯就總是板著臉指責他,而是應該委婉地指出來,儘量避免傷害他的自尊心。其實父母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是自尊,他就會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因此,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點反而會比赤裸裸的訓斥效果好得多。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於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原則問題,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採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並訂出一些懲罰措施。這樣的態度比打罵責備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三、多和孩子交朋友,少窺探孩子的“隱私”。很多孩子都特別反感父母翻看自己的書包,偷看自己的日記。而父母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相借此瞭解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想,擔心孩子有什麼事瞞著父母,有利於及進教育。父母的想法沒有錯,因為孩子畢竟是需要父母的教育引導的。但是,難道沒有更好的辦法瞭解孩子嗎?有!那就是多和孩子交朋友。父母平時應多抽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問一問孩子學校的事情,人際關係情況,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這樣,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物件,而不是保密物件了。

【親子教育】讓孩子快樂五句最有魔力的話!~*

也許你從來沒想到過,自己隨便說出來的一句話,會對孩子小小的心靈產生多麼重大的影響。那麼,哪些話會帶來解決問題並讓孩子快樂的魔力,而哪些話應該是永遠從我們的大腦中抹去的呢?那麼,哪些話會帶來解決問題並讓孩子快樂的魔力,而哪些話應該是永遠從我們的大腦裡抹去的呢?

1、你自己來做決定吧。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們建議你這樣說。這麼說是為了讓孩子瞭解: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2、媽媽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
身為父母,總免不了有時候會責備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將事情本身與做事情的人分開——這樣,你的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在批評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媽媽愛你”,這樣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評孩子的目的是説明他分清對錯,而不是處罰他。如果能這樣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錯誤面前保持冷靜了。

3、你其實是想說什麼?
有的時候,小孩子會因為生氣或者激動而變得情緒失控,他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討厭你!”在那個瞬間,可憐的小傢夥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這些詞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來説明孩子更好地瞭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除了溫和地詢問:“你其實是想說什麼?”你還可以給他一些參考答案,等你的孩子逐漸學會瞭解自己的內心感受,那麼,即使你不在旁邊,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覺了。

4、你來試試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麼讓你生氣的事——吃飯的時候不停地哼唱幼稚園學的新歌謠,或者試圖用手裡的青菜畫一幅畫——你可以這樣說。說得就好像問題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後請你的孩子幫你想一個解決的辦法。比如:這個辦法就是等吃完飯,你開始洗碗的時候,他再唱歌給你聽。這是個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受歡迎和受尊重的,讓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對立面。如果令你滿意的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讓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麼,你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孩子能記得什麼事情在什麼時間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個。小明爸爸讓他吃霜淇淋,那我也可以吃,這是小孩子們最常用來跟你討價還價的簡單邏輯。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訴他:“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你要讓孩子瞭解,“每個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能得到。”

【親子教育】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們應該如何做呢!~*

1、一等:指“等一下”的意思。當孩子出錯時,父母用“等一下”的辦法來處理有兩個好處:A、給自己一個控制情緒的機會。B、給孩子一個自我反省的機會。 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記住“孩子不說您一定不要問,什麼話都不要說 。”

2、二聽:耐心地去聽孩子講:“發生了什麼事?” 千萬別亂打岔。 這個時候,一定要聽毛主席的話“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 讓孩子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

3、三給:完成了前兩步,再給出合理的評價,孩子會心服口服的。瞭解孩子這三種行為及處理方法後,“當家長不煩”的意願就可以成為現實。更可以使您的家庭生活品質向“家長越做越輕鬆;孩子越學越進步;家庭越過越和諧”的方向邁進。

帶上“感情”的眼睛去看世界,您會天天以淚洗面的;帶上“理智”的眼睛去看世界,別人會覺得您沒有人情的;帶上“智慧”的眼睛去看世界,這個世界處處都充滿著陽光的。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請您帶上“智慧”的眼睛去看您自己的孩子吧!您會發現一個學習的天才,一個智慧大師,一匹千里馬就在您的眼前。

各位家長們:去做一個傾聽專家吧!而不是一個嘮叨專家;去做一個激勵大師吧!而不是一個指責大師;去做一個慧眼識珠的伯樂吧!而不是一個一看就知道的找錯能手。用一等二聽三給的方法,而不是一訓二罵三打。

【親子教育】改變孩子的從眾心理--養主見!~*

從眾心理,表現為人云亦云,隨大流,沒有自己的主見,缺乏個性和自信。那麼,怎樣轉變孩子的從眾心理,幫助他成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呢?

1、培養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它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孩子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幹什麼都行,總覺得不如別人,對自己力量的認識和可能達到的成就估計很膚淺,不穩定,完全從屬於別人的評價。

因此,做父母的要以肯定的語言評價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現,切忌以懷疑或否定的語言對孩子說話,如“你看×××做得多好”,“你看×××穿的衣服多好看”等。這很容易使孩子懷疑自己的力量,對自己失去信心,從而導致孩子要向別人看齊,加重了孩子的從眾心理。

父母要不斷豐富孩子的知識,從各方面提高他的能力;創造條件,使孩子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對他做的事情,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增強他對自己的認識,從而相信自己的力量。

2、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年齡小,道德觀念尚未完全形成,是非判斷標準還很模糊,他們主要是按自己喜愛和厭惡的情緒來判斷人物和事物的是與非。孩子模仿性強,控制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壞,看別人怎樣,自己就跟著別人學,難免會有些不當的言行。對此,家長既不能忽視也不可羞辱懲罰。恰當的做法是耐心地正面誘導、糾正,使孩子通過成人對其行為、言語的評價,逐步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是非,從而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如孩子聽見某些人說了髒話,於是就跟著學,這時父母需要解釋清楚,這句話是罵人的話,不好聽,不文明,不要學說等。這樣屢經疏導,幼兒便不至因從眾心理而仿學不良行為,進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孩子有了自信心,又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做事就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盲目地隨從別人。關注孩子從眾心理的種種消極表現並引導其向積極方面轉化,對形成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有著重要意義。

【親子教育】父母依著孩子性子管教更輕鬆!~*

育兒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也是這樣,只是很多成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非要孩子遵從自己的意志,並且還美其名曰為“我是為你好!”,那當然就是矛盾的出發點了。

孩子答應的很高興,但他們意識不到,當真正玩耍起來的時候,手裡拿著玩具會有多麼不方便。比如奔跑,比如撿石頭,比如爬上爬下,那簡直就是個累贅。所以,當小容小韜像往常一樣,想把玩具塞到我手裡,我眼睛俏皮的看著他們,不說話,也不伸手,兩人立刻明白了,玩具要自己拿著,甚至當兩人丟下玩具去玩其它東西時,臨走時我還會提醒兩人,“你的玩具,別忘了拿著!”我想讓兩人明白,剛才爸爸的提議有多正確!

結果後來會怎樣?大家已經猜到了吧?一是再出去玩,我要求不能拿玩具時,兩人一般能聽勸,或者拿個小點的玩具,二是如果兩人繼續堅持拿著,他們也已經學會了自己承擔,毫無怨言,這是一種自我意識上的進步。

所以,不如先“依”著孩子,用另一種方法讓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從而更容易的,自覺的,主動的接受父母的意見,那孩子會不會一下子感覺乖很多呢?杜絕孩子逆反,還是從做一個有心的父母開始吧。

【親子教育】處理孩子的情緒困擾 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接受。接受受情緒困擾的孩子。

第二步:分享。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並用語言描述孩子的感受,取得他的認同並使他產生信任。

第三步:處理事情,商量對策。如果孩子年齡太小還不太會用語言表達,父母可以先從老師那裡瞭解事情的始未,用語言描述一番,寶寶可以用點頭或搖頭來表示。大一點的孩子,父母可以與他一起商量對策,先想出三種以上的處理方案,然後選擇其中可操作性最強的那一種去執行。

這個過程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的機會,學習如何處理生活中的衝突,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感覺,學習如何從另一角度來看問題。

在處理孩子情緒問題的過程中,父母要注意的是多說感受,不要直接講“對與錯”;要先接受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先談事情的經過。這樣處理才有效。

在親子教育中,年輕父母不能照搬書本上的教條,一種方法無效,馬上要調整,換新的方法與策略再試,要追求效果最大化。

【親子教育】父母如何培養孩子感恩的心!~*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給予孩子的愛不該是不求回報的愛,就是要教孩子不僅接受愛,還要獻出愛,讓孩子懂得他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和朋友的關愛,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修之課。在討論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的過程中,有幾點思考供大家一起交流,這也是我對如何教育孩子的一方面總結:

一、父母要感謝孩子,孩子才能感謝父母。
事物都是兩面性的,相互影響的。作為父母,是個有思想的成年人,我們的行為就是孩子很好的道德教科書,我們如何待別人的一舉一動,將深深地印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如果我們也是相互關心感恩的夫妻,如果我們也很孝順我們的父母,經常看望他們,為他們添衣添食,給他們掛掛電話問侯,為他們過生日一起過節等等,那麼我們的孩子能不受到影響麼?這一點,在我們家就特別有體會。我和先生都是孝順的兒女,常常在孩子面前問侯父母親,讓孩子和老人家隔三差五視頻說說話,孩子的家庭觀念就形成了,我們家要有大家才是完整的,如果哪個人不在,他都會問,某某幹嘛去了?在孩子幫我們一起做家務比如幫忙倒水、倒垃圾,我們也感謝他,孩子也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和個人價值的認可;孩子在接過我們為他端的水或是添的衣服時,他也開始說謝謝了,然後我們表揚他真懂禮貌,接著就有了下一次。在教他讀《三字經》時背一段話,“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開始他不大懂,後來我們在和孩子一起暖被窩時告訴他,他嘿嘿地笑著說,嗯,我也幫爸爸媽媽暖被窩。好樣的。

二、帶領孩子參加一些關愛的活動,比如支助貧困地區的家庭,比如去孤兒福利院看望孩子,去之前要讓他明白為什麼要做這些活動,回來後可以談個感想。往往通過對比,孩子更能看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多麼幸福,更會珍惜和憐憫,也漸漸從對親人的愛轉向對社會的愛。想想我們從小不也是這樣麼,或許在我們那個年代有更多的事蹟教育,有更多來之不易的生活體會,才得以今天這樣謙卑感恩。

三、通過一些書籍或電視教育,還有名人故事和身邊的例子。現在的大學生常常難以找到工作,其中很重要一點就是,他們有學歷了,但品德品質落後了,心高手低了,自以為是的,用人單位不想要;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卻抱怨難以找到合適的人,唉。學習如何做人,還是當今社會的最基本要求。這些大學生如此,是否我們可以找到我們孩子未來的影子呢?所以,現在中國有相當素質的家庭開始重視孩子的德育,檢審父母自己的行為,近幾年滿大街又開始流行《弟子歸》、《三字經》之類的,或許那些淺薄的道理誰都懂,卻經常被忽略了。

四、利用一些特殊的節日或時間。比如這次的感恩節,孩子的學校發了一份作業,說寫下你的感謝。孩子認真地寫了還大聲讀了:我感謝爸爸每天接送我上學,每晚陪我讀書。我感謝媽媽每天給我做好吃的飯菜,給我洗衣服。我感謝爺爺奶奶陪我一起玩耍。比如在母親節,父親帶孩子一起送花給母親;在父母親生日的時侯,和孩子一起做生日賀卡感謝父母;在孩子生日的時侯,和他說他如何出生的情況等等;在教師節時贈賀卡給老師。

五、注重孩子和夥伴在一起的細節。孩子最喜歡和自己的夥伴一起玩,而現在的孩子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對好吃好玩的東西肯定想自己先佔有,即使是好朋友的都要霸佔,這些禮節在平常學習時就可以貫穿起來,比如孔融讓梨等寓言故事就是很好的教育例子,平常在家時父母就要找機會試探鍛煉孩子的行為。還有主動去關心其他小朋友比如生病時的問侯,多找孩子和夥伴一起合作的機會,讓孩子懂得他再強也離不開他人的幫助,對朋友施給的恩惠即使再小也要銘記在心,從小培養孩子的善惡美醜觀。

六、養成良好的感恩習慣。無論是接受誰遞送的禮物,都要雙手接過來,並大聲說謝謝。這裡再分享一段我喜歡的話:人在失敗中要記得回頭,有回頭就要學會感恩,有感恩就要記得美麗。永懷感恩的心,學會感激來到這個世上,感激生你養你的父母,感激和你相處的朋友,感激給你發展的事業平臺,感激今天至少還幸福地微笑著,那麼你會發現原來生命是多麼燦爛。為自己預備一本美麗的小簿子《感恩儲蓄簿》,隨時記下感恩的事情,從最簡單的,如清晨的好時光、美味的食物、善良的笑容、溫馨的說話,都是上帝送給你的禮物,為此感恩吧。恩典、喜樂會像儲蓄一樣的,是有者愈有的,當你心煩意悶時拿出來細數,揚聲讚美。每天每時刻,珍惜所有生活點滴,高興歡喜。

從今天起,我們就要好好教導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學會重視、尊重和感謝別人對自己的付出。與此同時,我們大人也要學會感恩,就會有富足的心,即便日子清貧,也有滋有味,才會幸福,這是一種共同的生活態度。

【親子教育】孩子的問題100%是父母的問題!~*

1. 改變孩子先改變,父母接納孩子的理念!

2. 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是正常的。無論他們的行為在我們看來多麼荒謬,都是孩子對周圍環境的一種正常反應。

3. 孩子的狀態往往是成年人內心狀態的鏡像,成年人內心是什麼樣子,孩子就會是什麼樣子。

4. 親子關係是一切關係的基礎,孩子會將與父母的互動模式帶入與他人的互動模式當中。

5. 兒童的自信心來源於生活的獨立自主能力,尤其是動手能力,其實也就是承擔責任的能力。

6. 一個不能得到足夠關注的孩子,的確會花費很多精力去獲取成年人的關注,不管這關注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種額外的精力則掠奪了孩子發展自我的空間。

7. 如果想改變孩子的某些異常行為,必須改變他們所處的環境,也就是說只要成年人改變了,孩子也會改變的。

【親子教育】父母的語氣影響孩子的一生!~*

第一、信任的語氣
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學打羽毛球,你用信賴的語氣說:“星星,只要努力學,認真學,一定能學會打球的。”這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並讓他明白,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語氣:“就你這樣三分鐘熱情還想打球啊?”就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令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自信。

第二、尊重的語氣
從兩三歲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自我意識會愈發強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幹,而粗暴地反對他。如你要求孩子學英語,可他還想再跟小夥伴們玩一下,你不能發脾氣:“越大越不聽話了,不好好學習,看你長大了能幹什麼。”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應該用尊重的語氣:“那你再玩一會兒,不過,玩完了,可一定要學英語。”孩子就樂於接受了。

第三、商量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亂丟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這麼說:“星星,玩具亂丟,多不好的習慣啊,你跟媽媽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嗎?”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你怎麼搞的,玩具亂丟,快點去收拾好!”否則,孩子聽你責備,心裡就會產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開心的。

第四、讚賞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都有表現欲,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加以讚賞,會讓他更加樂於表現。孩子畫了一幅畫,也許畫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畫的熱情和認真勁兒就是最大的優點。當孩子把畫捧給你看時,不能輕描淡寫地應付幾句:“畫得一般,好好練。”這樣會讓孩子對畫畫失去熱情和信心。應該用讚賞的語氣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寶寶畫得這麼好,繼續努力,一定會畫得更好。”孩子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對畫畫就會更有興趣。

第五、鼓勵的語氣
要孩子做到沒有過失,這是不可能的。當孩子做錯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評責備,而應幫助他在過失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鼓勵他再次獲得成功。如孩子第一次幫媽媽端飯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爛了。你不能責備他:“連個碗都端不穩,真笨。”這樣會打擊孩子嘗試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氣。應該用鼓勵的語氣:“星星不小心打爛了碗,沒關係,以後先用手指試試燙不燙再去端。”這樣,既教給實踐的方法,又給了孩子再次嘗試的信心。

不計較與不比較

如果我們凡事不與人計較,便不會有口角,也不會勾心鬥角。如果我們凡事不與人比較,便不會有慾望,也不會欲求不滿,因此我們做人要謙虛,要知足,更要惜福。

我們要把自己縮小,不斷的縮小自己,小到能將自己放入別人眼中。因為眼裡是容不下一顆沙子的,倘若能將自己縮小到放入別人眼中,讓別人都能接納你,這樣才是真的會做人。

世界這麼大,每個人都有他的過人之處,如果我們不懂得縮小自己,只是一味的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這樣永遠都不會成功,永遠都不會滿足,也永遠都不會快樂。

如果每個人都能有所體悟,都能放寬心,
相信都會過得很快樂,所謂『知足常樂』。^^
./\„,„./\«~
(っˆヮˆ)っღ
(▒)❤(▒)┊✫~๑•ิ.•ั

【親子教育】孩子在學習時要五讀課本!~*

一讀:大致流覽。目的是為了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瞭解
二讀:精讀課本。目的是進一步弄清比較陌生或難理解的地方。
三讀:縱覽全域。目的是理清綱要,把各部分聯繫起來。
四讀:全面回顧。消化課堂內容,把握課文重點,理清難點。
五讀:重點選讀。為了查看某一細節或某個特定問題,以求解決作業中遇到的困難。

一讀、二讀放在預習完成,三讀放在上課完成,四度、五讀放在複習完成。

敘述性課文(語文記敘文、歷史)抓住時間、地點、原因(起因、過程、和結果)

論證性課文(政治、語文議論文)抓住觀點(論點)看論據,把論點和論據對照著讀最有效。

分析性課文(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注意一步步進行分析和推理。在讀理科課本時,先看懂每一個概念、定理、定律,再搞懂它們的由來,然後動筆算書上的例題,和書本上例題,進行比較,思考例題如何體現定理。在初學時要經過一個原始積累階段,在該階段強化記憶,反復感悟,反復理解,

描述性課文(語文課中的詩歌、散文、小說)學會感受、細細品味,獲得最佳閱讀效果。

【親子教育】改變孩子命運的八個關鍵!~*

在孩子的成長中,高分數、好成績並不代表一切。事實上,一些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問題常常被我們忽略,它們才是孩子未來的保障。當今,最該改變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觀念。那麼,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轉變,我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終生受益。

第一、如何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
1.接受現實是走向樂觀的第一步
2.培養樂觀的性格,讓孩子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
3.讓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焦慮上,就不能發揮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倆”,實則“大本事”

第二、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1.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
2.擁有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動力
3.惡作劇會“惹禍”,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4.及時消除孩子的殘忍行為
5.懂得感恩,才會成長

第三、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於正視失敗
2.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視
3.對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難融入社會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總是責備孩子的失敗,孩子將會變得“無能”
6.對孩子進行誇獎,但不要過度

第四、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1.教會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冷靜應對傷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總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處世能力,隨時都會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險
4.過分地保護,就等於“傷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從容面對誘惑

第五、讓孩子敢於夢想
1.有夢想才有創造
2.不要訓斥孩子的“夢話”
3.孩子有夢想時,催促他向夢想邁進一步
4.拒絕孩子問的“為什麼”,就等於剪斷了他思維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興趣
6.善於創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個賓士的頭腦

第六、隨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
1.懂得社交禮儀的孩子,能夠擁有好人緣
2.孩子善於談吐,最能弓l起別人的興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於承認錯誤,則錯誤已經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識更重要
6.懂得傾聽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第七、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錢財
1.孩子越早接觸和學會使用零花錢,長大後就越容易賺到錢
2.正確處理孩子的壓歲錢
3.養成儲蓄的習慣,讓孩子終生受益
4.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
5.糾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説明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1.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長期處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
3.學會欣賞別人,才會欣賞自己
4.讓孩子每天發現一個自己的優點
5.懂得“舍”才會有所“得”